班主任在一起,感嘆最多的就是一個字“忙”。常見班主任每天早來晚走,早晚自習,課間操、午晚休,可謂兢兢業業、不辭勞苦。結果卻是班主任喊累,學生叫苦。然而這種保姆式的班級管理模式,過多地強調了班主任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學生對班集體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窒息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一教育思想告訴我們:自我教育是學生個性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離開了這一環節,任何教育都無法奏效。葉圣陶老先生就語文教學說過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我在這里套用一下,對班級管理而言——“管”是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實現角色的自我轉變,由牧羊人到領頭羊,實現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
(資料圖片)
自我管理的實質是啟發、引領、鼓勵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實現潛能;其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現班級自我管理是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需要,是面對知識經濟大潮的沖擊,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
一、優化班風,養成習慣
良好的班風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經驗的班主任都把班風建設當成重中之重來抓,學校是一個大環境,班級是一個小環境,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談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為班主任,必須注意通過一切環節,如主題班會、學校活動、板報、班訓、兩操、運動會等進行正面教育引導,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平時要結合學校常規管理加強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如專心致志、一心向學、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習慣,從小事做起、搞好個人、公共衛生的習慣等等。大到學習品質,小到學習用品擺放。好習慣是一生的財富,壞習慣是一生的債務。作為班主任,如果不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那么積非成是,壞習慣就會形成。壞習慣一旦形成,班級自我管理也就無從談起。因此良好的班風和習慣是實行班級自我管理的堅實基礎。
二、相信學生,團體激勵
當今中學生思想開放、知識豐富,有很強的表現欲和豐富的才干。作為班主任要懂得欣賞學生,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自己的學生是最棒的,以更快、更高、更強的標準激勵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我是最優秀的、我能成為最優秀的”堅實思想,時刻以優秀學生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就要做最好,老師的信任能時刻使學生處在積極的心理暗示中,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我每接手一個班級,都要求學生把我們的班級建成同類班級中最優秀的班級,把我們的兩操跑成學校第一操,把我們的班級口號,喊成學校第一號。作為班主任要明白最好的管理是激發,就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相信學生,創造奇跡。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對我們學生而言,給他們一個機會,很可能會還你一個驚喜。
三、民主決策,目標管理
沒有目標的班級缺乏競爭力,沒有紀律作保障的班級就缺乏凝聚力。建班之初,要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根據班級情況共同制定班級目標和各種班級制度。班級目標包括常規管理目標和班級學習目標。在制定班級目標和班級制度時,一定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參與,以增加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實現目標的自覺性,因為學生參與制定和認同的事情沒有理由不去執行。在我們班,學生明確提出兩個第一、一個優秀——學習第一、量化第一,爭創學校優秀班集體的目標。并結合班級情況制定了各項班級制度,如班級學習條例、紀律條例、文明禮儀條例、衛生條例、關于兩操的有關規定等。有了目標,學生自我管理有方向、有奔頭、有動力;有了班級制度,學生自我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角色分工,人人參與
“班級是我家,發展靠大家”,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且必須落實到具體行動之中。實現班級學生自我管理,必須豐富班級管理角色,提高每個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班干部的使用上,實行班干部競爭上崗,兩套班委輪流執政,既互相監督又互相競爭,班級事務責任到人,分工明確而具體,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而且能夠使學生獲得班級管理者的體驗,學會管理自己,學會管理他人。在我們班,兩操跑不齊的,體委會找你談話、培訓;內務出現問題,會有內務班長通過宿舍長找你查找原因,定出近期整改目標;飲水機、工具擺放、窗臺、關燈鎖門等都有學生專人負責。要求每一個人管好自己的學習,管好自己的生活瑣事,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給班級添麻煩。在教室衛生方面,每個人管好自己周圍一平方米的衛生。另外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做班級的主人,積極主動地為爭創優秀班集體出謀劃策,多做實事、好事。如:開學初,可組織學生開展“三個一”活動:每人為搞好班風學風建設出一個好點子;每人設計一套課外集體活動的好方案;每人給任課老師提一條好建議等。這樣所有學生都是班級的主角,與班級榮辱與共,人人都有參與管理的意識和欲望,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使自主管理成為每個人自覺自愿的行動。
五、自查互糾,及時反饋
班級自我管理,必須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信息反饋制度,監督檢查工作要貫徹到日常學習及活動的過程中,這一環節以班主任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自查互糾相結合,每天由值日班委填寫班級日志,做到每日情況一反饋,使班級和學生及時了解掌握班級運行情況,及時調整督促,并由值周班長匯總各方面情況,周會時對工作進行總結,提出下一周改進目標,培養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監控能力。
六、評選優秀,爭創先進
表揚是班級管理的常用策略。對學生要善于表揚,只要表現良好,不論多么細小的瑣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揚,表揚可以帶來價值感和榮譽感,可以使人更加奮發地工作。班主任在平時口頭表揚的同時,要根據班級情況定期進行精英評選,如宿舍評比、男女生各項指標評比,評選最佳班長、班委、組長、舍長、科代表,學習之星、禮貌之星、衛生之星、遵紀之星、兩操之星、愛心之星、誠信之星,使學生學會賞識別人,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增強學生的成就感、班級榮譽感和班級歸屬感,使學生自信、自愛、自強的種子生根發芽,使班級產生出無比強大的創造力和親和力。
當然,教育不是浪漫的詩篇,而是真實的戰斗和生活。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不是弱化、甚至忽視班主任的管理作用,而是要求班主任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班級發展趨勢,避免自我管理隨意化、無序化,以致陷入自我管理的誤區。因此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勤觀察、勤督促、勤指導,使班級沿著正確軌道順利發展。一個班級是一個大花園,只有百花齊放,才能香飄滿園;一個班級是一座星空,只有群星爭輝,才能星光燦爛;一個班級是一片大海,只有無數浪花的撞擊,才能涌起滔天巨浪。有首歌唱得好:“一支竹篙呀,難渡汪洋海;眾人劃槳喲,開動大帆船。”只有真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才能使班級這艘大船劈波斬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來源|做一名優秀的高中班主任,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延伸閱讀:
班主任不可不知的生活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的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主張教育同實際生活相聯系,反對死讀書,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獨立工作能力。
“生活即教育”的含義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
“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
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1.設立能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主體作用的班級自我管理機構,建立靈活多樣的自主自治小組,如學習幫扶組、紀律監察組、衛生監督組、活雷鋒小組等。
2.用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教育觀來構建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在教室的墻壁上懸掛《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班規班訓和名言警句,定期出版班級學習園地,張貼優秀的學生作品,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知識競賽、專題征文、講故事、演講、朗誦、書畫比賽、手抄報、黑板報比賽等活動。
3.開展體驗實踐教育活動。如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進行“聲音探索” 、體驗“小鬼當家”、開展 “文化尋找”、開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爭當環保小衛士”的環保活動時,可讓學生發出一份份保護母親河的倡議書,參與張貼保護環境標語、圖畫等宣傳活動。組織學生到敬老院慰問老人,節假日參加植樹、做社會調查等活動,可以使學生在社會體驗氛圍中深刻地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養成尊敬長輩、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等基本素養,學會適應不同的環境,掌握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美好生活的本領。
來源|董國麗工作室,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