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35字,閱讀約需4分鐘
針對現在的學校教育,首先想要提出三個問題:
①學校一定要分班級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②如果分,分班的依據一定是年齡嗎?
③當我們工作后,學校所教的內容我們還記得多少?
那學校到底留給了我們什么?
我們對學校的概念難道就是
學校=教室+教室,教室=桌子+椅子嗎?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間創意學校
Vittra Telefonplan
它竟然連一間教室都沒有
并顛覆你對學校的所有想象
一大幫小孩子每天像在
游樂園般的環境里玩耍和學習。
我們以為的上課大家都是這樣的
▼
可是,這所學校大家的姿勢卻很“不正經”,
坐著、躺著、趴著......
你想怎樣就怎樣......
▼
而對于“分班”這個概念就更沒有了,
大家完全憑借自己的興趣愛好來組成不同學習小組
我想中國爸媽應該是驚呆了!
Vittra校長Jannie Jeppesen說:
“學校是沒有班級或教室的
他們不贊同在普通班和學校組織的情況下
創造學生的個人發展日常生活
更看重生活文化學習和挑戰性的學習環境”
這里,配備了靈活的學習空間
讓專注和沉思的聚集場所和小龕
教師有機會提供信息給大群體后
學生可以單獨或小組在定制的內部工作任務
這樣的設計將學校的教育理念付諸實踐
所以
這里變成了一個開放的大空間
在大空間里還有很多獨立空間
學校覺得讓孩子開心學習是最重要的
所以
給每個學生都配備一臺Ipad或者MacBook
他們的學習都可以通過電腦來完成
這些電子產品都是學校直接發的
同時,整個環境看起來像是一個現代化的圖書館
又或者說是游樂體驗區
其實
現在的社會,我們可以獲取知識的途徑——
通過網絡、交流、活動、實驗
都可以讓孩子增長知識
而不單單是之前的書本,之前的教室
為什么要開設這樣一間這樣的學校?
Vittra Telefonplan的校長Annica Angell說:
“設計打造的這種學習環境
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教育愿景
學生可以根據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
極大地有助于他們的日常學習”
為了要在空間上實現這個目標
他們請來了Rosan Bosch事務所
Rosan Bosch Studio行政總裁創始人Rosan Bosch
而設計師Rosan Bosch說到,
她將傳統的教室換成了開放的空間設計,
整個室內的設計都采取互動式教學
與數字媒體相結合的理念,
希望以此來鼓勵孩子們的協作和互動能力。
整個大的環境都是敞開的
學生可以自由移動并且使用里面的組件
這樣學生們會感覺更加自由
同時,學校根據其教學原則、學生群體
建立“洞穴”,“篝火”和“實驗室”
創建不同類型學習和教學情況
這里的室內設計非常大膽
大部分采用了定制式家具
并且使用了非常繽紛的色彩
創造了不同場景下使用的個性空間
比如藍色階梯就適合小型講座
階梯前面還布置了投影儀
▼
階梯下面是個火紅的空間
可以觀看視頻,也很適合思考
黃色的空間是個活動區
孩子們可以肆意地舞蹈
最貼心的還是各種怪異的座位
反正怎么舒服怎么來
要是你躺著看電腦也沒人管……
2012年 Rosan還為Vittra設計了另外兩所學校
Vittra S?dermalm和Vittra Brotorp
類似之前兒童學校的概念
并將這種自由的設計氛圍保留下來了
學校也越來越有社區化運營的趨勢
就像時下的loft及共享空間一樣
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釋放了天性
就是這么一所不正規的學校
已經開了有30家左右
分布在瑞典、丹麥等國家
還是斯德哥爾摩最大的獨立學校
那么最后問題來了
很多人仍然擔心
這樣獨特的設計和教學方式
到底能否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孩子呢
這或許只有等到來這里上學的第一批學生畢業時
謎題才會揭曉
“不過,我始終相信:
要創造更好的世界,始于對學校的變革。
而把學校變成一個自由的思維空間,
或許是一個好的開端。”
——Rosan Bosch
本文來源:深宏環藝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 “在看”
并轉發給更多人看。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教育鬼才”是怎樣煉成的?
引領名校突圍!這位校長守正出奇,令人驚嘆……
封面人物 | 芬蘭駐華教育參贊訪問這所學校后,由衷感嘆:我聞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聶明智:用一生的時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