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專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男孩轉班,老師寫字條鼓勵他:孩子的眼睛亮了
原創作者|一鳴
在河南周口,有個小男孩因為和老師起沖突,調到另外一個班。
新班主任通過兩周的觀察,發現這個孩子學習態度積極、作業也都完成,所以寫了字條鼓勵他。
老師在字條上寫道:“自從調到這個班后,你學習積極,謝謝你喜歡我的課,我很喜歡你,我們一起加油!”
老師一句溫暖的、鼓勵的話,就像是一束光能照亮孩子幼小的心靈。
小男孩看著字條,有些害羞地笑了。
網友們都說,這小男孩遇到了會鼓勵、信任他的好老師,真的太幸運了,孩子會越來越好的。
每個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鼓勵、指引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父母的態度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01
相信孩子,就會看見他的成長
看過一個很著名的故事:
美國紐約第53任州長羅杰·羅爾斯,他小時候曾經讓老師們大傷腦筋。
羅爾斯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里環境骯臟,人也變得血腥暴力。
羅爾斯小時候,正值美國嬉皮士流行的的時代,頑皮、逃課、打架、斗毆,無所事事,令人頭疼。
羅爾斯也不例外,他讀小學的時候,在學校里調皮搗蛋,經常闖禍。
直到來了一個叫保羅的校長。
有一天,保羅校長看到他跟同學說些污言穢語,他走過去拉過羅爾斯的手認真端詳了一會說:
“看你修長的手指就知道,你將來會是紐約州的州長。”
從那天起,羅爾斯好像變了一個人。
他的衣服雖然破舊但變得干干凈凈,頭發也是梳的整整齊齊,走起路來,腰桿子挺起來。
在以后的40多年時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
51歲那年,他真的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校長的信任和積極地期待,給羅爾斯增添了信心和勇氣,于是,他開始嚴格要求自己,逐漸變得自覺、自律。
羅爾斯最終也實現了自己的州長夢。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錢志亮說過: “信任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讓人產生滿足感,幸福感,感到被認可,對自己有信心,于是做起事來充滿動力和勇氣。”
作為成年人,也希望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鼓勵,何況孩子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在北京、上海、廣東、云南、甘肅和河南6個省市進行了一項調查,關于中小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調查結果顯示:“信任我”,以63.5%的高得票率位居第一。
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求肯定, 一生都無法信任別人。
被父母信任的孩子,一生都被愛滋養,他們活得高自尊、有底氣、有活力。
父母的信任和鼓勵給孩子帶來溫暖和力量,讓他們有足夠的底氣面對以后的人生風雨。
02
別低估孩子,他的能力超乎想象
前不久,一個叫張家成的獨臂少年打籃球的視頻在網絡上爆紅。
視頻中,少年面對比自己高大的籃球運動員的嚴防死守,迅速完成了單手運球、轉身過人、跳躍扣籃等動作并得分,贏得了全場喝彩。
張家成5歲時因為意外絞斷了右手,13歲時在學校的一個活動中接觸到籃球,從此點燃了籃球夢想。
張家成的父母看到兒子對籃球如此熱愛,他們不僅鼓勵兒子去實現他的夢想,而且為他找來了專業的籃球教練,助力他逐夢。
張家成說,一開始運一個球很困難,投籃之類的都不會,但是練球讓人很開心,再辛苦也想要堅持。
他的五只左手手指經常因為打球出血然后又結繭。他笑言:“每天不練球就不舒服”。
通過不斷的摸索和日復一日的練習,他終于練成了一只最無敵的左臂,動作如行云流水般流暢至極。
NBA巨星庫里也轉發了少年的打球視頻,并且鼓勵道:“繼續努力吧!別讓任何人對你說不行。”
張家成用殘缺沖破所有障礙,把劣勢轉為優勢,堅持在為自己的籃球夢努力著,讓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可能。
有一種社會心理效應叫“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通過實驗發現,當老師對某些學生寄予一定期望,并對他們施以更多激勵行為時,學生就會對老師作出積極反饋,學習成績和日常表現就會朝著老師期待的方向發展。
這種反饋又會激起老師更大的工作熱情,使其維持原有期望,促進了教與學的共同提高。
父母的支持和信任,使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內心有了渴望和追求,于是激發了無限的潛能。
驅動自己不斷地努力。變不可能為可能,逆襲重生,開始自己開掛的人生。
03
鼓勵和信任讓孩子越來越精彩
日本電影《墊底辣妹》,講述了一個年級排名倒數第一的女孩沙耶加,在一年內考入名牌大學的故事。
沙耶加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爸爸致力于把弟弟培養成為一個職業棒球手,教育兩姐妹的重任,就落到了媽媽身上。
在教育女兒上,媽媽給她們的,始終是愛與信任。
沙耶加的成績長期全年級墊底,最差的時候,甚至收到了學校的退學警告。
面對這樣的“問題孩子”,媽媽既沒有冷嘲熱諷,也沒有粗暴打罵,而是做了兩件事:
一是給女兒找了一個經驗豐富的輔導老師;
二是帶她參觀日本排名前三的名?!獞獞c大學。
輔導老師告訴沙耶加:“你相信嗎?其實你也能考上應慶大學,我可以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跟你打賭!”
短短的一句話,一下點燃了她內心那股想要變優秀的念頭。
就是這樣,在所有人的冷嘲熱諷和不看好之中,沙耶加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學,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過:沒有一個孩子愿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于成人的評價。
一些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半途而廢,很多就是缺少像這樣能不斷鼓勵,努力夸獎,欣賞他們并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的人。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也許不是缺少成功,而是缺少像這樣能不斷鼓勵,努力夸獎,欣賞他們并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的人。
04
寫在文末
父母用尊重、鼓勵、欣賞、信任的態度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有父母的愛在背后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無所畏懼:
“我爸媽愛我,肯定我?!?/p>
孩子心里感覺安全篤定,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作者簡介:一鳴,持續投稿變現營2.0 ,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