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同時,我們也有義務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教育,最忌率性地大發脾氣,既傷身傷心,又于事無補。可只要碰到班級紀律問題,總是會有脫韁蹄子般的小火苗噌噌向上竄,不受控制。
(相關資料圖)
很多年輕老師都為此苦惱:今天有學生上課看課外書,明天自習班里亂作一鍋粥,后天學生課桌一團亂麻……總會有你想不到,沒有學生做不到的違紀行為。
當班級出現紀律問題時,除了發火懲罰之外,我們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相信下面這22個方法,可以幫助你管理好班級紀律,我們一起學習下吧。
01 注重感情投資
記住這樣的名言:“學生并不在乎你知道多少,讓他們知道你多么關心他們。”雖然,你并不需要和他們成為摯友。利用課前課后的時間,多和學生交流,顯示出你對他們的生活真正感興趣。
當然,這可能會花時間,但是很多成功的教師都非常清楚與學生維持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只要你不斷地為維護師生感情而投資,總會為此而得到回報:學生更傾向于遵守你的要求;即使你犯了錯誤,也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諒解。
02 試探你的底線
這種試探表現為各種違反紀律的行為(說悄悄話、開小差等),這是對你課堂管理能力的考驗。你需要保持冷靜,及時做出適宜的反應,但不要反應過度。
03 保證教學過程的連續性
這意味著師生全力以赴,每一個學生全神貫注,整個教學過程緊張有序地進行。但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突發的情況,如電割草機的聲音、突然的敲門聲。
有的時候,是教師自己無意間打破了教學的連續性,如視聽數字設備沒有準備好、教具放錯了地方停下來找、停下來批評違反紀律的學生等。
突發的事件打破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室里陷入混亂之中。教師需要重新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花費很多的時間恢復原來的教學節奏。
教師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一項教學活動過渡到另一項教學活動,要盡力保持平穩,保證整個過程的連續性。
04 保證課堂趣味性
讓學生能動地參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保證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條理性和教學的節奏感,可以有效地減少課堂行為問題,雖然這聽起來有點陳詞濫調。
學生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大多都是對乏味、枯燥的教學的反應。當然,即使最好的、準備充分的老師課堂上也存在紀律問題,只不過程度相對較輕而已。此外,快節奏的教學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05 正面陳述你的紀律和要求
有的教師習慣于要求學生不做什么,而很少考慮要求學生做什么。這種負面的要求方式往往效率不高,不要期望學生猜測你的意圖。
給學生提出較高的標準(包括學業和課堂行為),雖然學生很難超出你的要求,但一般也不會違反你的標準。
06 規則關鍵在于執行
你需要控制你的課堂。
但也沒有必要給學生處處設限。把班級規則張貼在教室的明顯處。
07 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避免和學生公開對峙,從長遠來看,這種對峙不會有勝利者。
如果和學生有不同的意見盡可能私下交流。不要在其他學生面前批評犯錯誤的學生。
08 讓眼睛運動起來
視線接觸是維持教室秩序最有力的武器。
通過及時的目光接觸,可以制止大約80%潛在的違反紀律的行為。每次你只需要把視線集中在4~5個學生身上,保持四五秒鐘之后,再把視線轉移到另一組學生身上。大多數老師很少注意坐在教室遠端的學生,而恰恰是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喜歡坐在那里。
09 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
有的研究者提到,老師的腦后也要長一雙眼睛,總是能知道教室正在發生的事情。
例如,當參與小組活動時,要面對教室的其他學生。一邊坐著講課,一邊監管全班的學生是非常困難的,最好是圍著教室一邊走一邊講。有效的老師似乎有特殊的第六感,可以隨時預感到要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加以制止。
10 堅持逐步升級的原則
當最初的策略不起作用時,可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如果更強有力的措施失效,再采取溫和的方式已毫無意義。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最終抄起棒球棒。
如果學生不改正TA的行為,這時就需要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可以走近TA,站在TA的課桌旁邊。這樣做不會導致其他同學受影響,從而保持教學過程的連續性。
11 借用沉默的力量
與學生視線接觸時應保持沉默,沉默就是力量,學會有效地使用它。
每次發出指令后,停頓片刻并深呼吸幾下,這樣做可以使你保持平靜,并給學生留出時間反省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感覺有必要采取進一步的升級行為,升級之前,請深呼吸并停頓片刻,考慮有沒有升級的必要。
避免大聲訓斥或者羞辱學生,這樣做只會導致學生憎恨你,使其他學生產生對違反紀律的學生的同情。你并不需要學生對你的敵意和恐懼,也無需陷入強烈的沖突之中。
12 有選擇地做出反應
輕微的問題以及當時不能確定如何處理的問題,可以稍后處理,這也為你贏得時間,考慮更好的解決方式。
13 通過調位來解決紀律問題
如果班上有幾個學生坐在一起并經常串通起來破壞紀律,重新安排座位,并把違反紀律者分開。你可以做得很巧妙而沒有暴露你的真實意圖。
例如,用報數的方法給學生重新分組,把違反紀律者分在不同的組里,然后安排不同的組坐在教室不同的區域,從而把麻煩制造者彼此遠遠分開。
14 就事論事
錯誤行為是不能接受的,但不要因此而否定學生。
嚴厲而又充滿愛心,學生做出良好行為時,應及時提出表揚,學生改正了不良行為后,應加以鼓勵。
15 集中制定管理程序
例如:交作業的程序,分發和收集學習用品,請假測驗等的管理。
16 不要貼上失敗的標簽
幫助學生認識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同時,我們也有義務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17 不因某個學生而懲罰全班學生
無辜的學生將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這樣做只能導致全班學生(可能還包括學生家長)站在你的對立面。
18 關注與賞識
給學生提供機會,使他們可以通過適宜的行為表現而獲得關注。
19 準備“彈性”的作業活動
如:小組的“頭腦風暴”、字謎、復習游戲等。當發生突發事件時,讓學生做這些作業。
20 不輕易把學生家長招到學校
如果你頻繁這么做,只能表明你的課堂管理存在問題,甚至招致更嚴重、更頻繁的不良行為。
21 私下討論
私下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實質和原因,并允許學生發表個人見解。
幫助學生制定計劃,簽訂師生契約,逐步改正不良行為。避免言語攻擊。
22 尋求他人幫助
如果有些問題讓你感到棘手,積極征求他人的建議,向你的校長、有經驗的老師、學校心理學家、學校的顧問等咨詢,他們可能曾經遇到過和你同樣的問題。
多方尋求不同的觀點、從他們失敗的經歷中吸取教訓,學習他們成功的經驗。如果你能向他們討教,他們也會有成就感。
來源: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