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資料圖片)
老師究竟該如何批評?
不知從何時開始,老師批評學生成了個 “事兒”。
學生是千姿百態的,錯誤是五花八門的,老師的辦法卻是有限的。很多老師都掌握了表揚技巧,但卻對該如何批評無從下手,稍有不慎,批評很可能會被歸入到不尊重學生、侮辱學生人格的范疇。
其實,“批評” 不得當對學生的破壞性遠大于“表揚”不適宜,要知道批評本身并不是教育學生的目的,而是一種讓學生得到正面引導的方式。
那么, 如何正確的批評學生和引導其成長?本文提供的這些方法值得大家思考。
一
批評學生,要選擇合適場景
什么叫變相體罰學生?什么叫不尊重學生?從來沒有人給一個標準。 事實上也絕不可能給標準。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們的敏感性和承受度都不同。很可能一件事情的處理,對別的孩子來說不值一提。但對另外一個孩子來說,就是天大的事。
所以這個度無法界定。如果勉強給出界定,學生有恃無恐,老師或許會更加縮手縮腳。
《人民日報》曾刊文《“老師不敢批評學生” 誰之過?》,其中寫道:
老子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初會學話的小兒都會念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現如今,老師批評學生,怎么那么容易 “惹禍上身” 呢?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做得不對,老師自然要批評, 假若是非不分,如何稱之為 “教育” 呢?
問題似乎就出在這里。今天的孩子,大多是每家每戶的 “小皇帝” “小公主”,自出生就三代六口圍著轉,不但習慣了對長輩呼來喝去,長輩還一副 “很受用” 的模樣。
試想,這樣的孩子進入了學校,面對老師的批評,怎能坦然接受?一遇批評,孩子往往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要么 “揭竿而起”、離家出走,要么向家長 “告狀”。
可悲的是,“熊孩子” 背后往往是 “熊大人”,一聽孩子受了 “委屈”,心里便老大不痛快:我都舍不得批評,你竟敢批評,那還了得?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受害的首先是學生本身。比如,面對校園暴力,老師如果不敢大膽出手,及時批評制止,一方面會縱容施暴學生,使其逐步走上歧途;另一方面,也會使受欺凌學生雪上加霜,造成二度傷害。
同時,這也是對雙方學生家庭及社會的不負責任。
學生有錯,老師批評,這何罪之有? 但孩子的心理相對脆弱,老師的批評則需要講究時機和方法。
古人對批評教育孩子的時機也很講究,他們認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過錯的時候,不應該責備。
清人陳繼儒認為 “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他認為以下七種情形不宜批評孩子:
● “對眾不責”,即不要在眾人面前責備孩子。
● “愧悔不責”,即慚愧后悔不責備孩子。
● “暮夜不責”,即夜晚不責備孩子。
● “正飲食不責”,即吃飯時不責備孩子。
● “正歡慶不責”,即正在歡慶時不責備孩子。
● “正悲憂不責”,即正在憂傷時不責備孩子。
● “疾病不責”,即正在患病時不責備孩子。
二
批評要講藝術,避免斥責性語言
我在批評學生時總是努力避免使用諸如 “你算是沒法治了”之類的使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語言。
舉個例子,有老師說某學生每次考試,閱讀題很少全對,讀題時目光像飛一樣,讀不進去,理解能力差。
某次考試后,她驗證似的把學生的試卷朝我桌上一放:“看看,閱讀題錯了一半,不是理解能力差是什么?”
“理解能力差?可千萬別這么對他說。” 我說。
下午自習課我把學生請到辦公室,交給他一張試卷,請他把那篇錯了一半的閱讀語篇再做一下。要求他每題至少讀五遍,第一遍慢讀,并要用筆尖指著讀,做到 “字字入目”,邊讀邊想。
讀懂了上一句,再讀下一句。如果讀五遍仍讀不懂,再讀第六遍、第七遍。
卷子交上來了,只錯了一道。
我把考試卷遞給他:“看看,為什么考試時沒做對!” “我最怕閱讀了,老師說我理解力有問題。” 他喃喃地說。
“你不是理解力有問題,而是沒用心讀,沒用心思考。做錯的一題,你也能想出來。回家去想,給你三天時間。”
第二天他就做出來了,并一再聲明,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把斥責性的理解力差、馬虎粗心一類的話變為啟迪性的、期待性的語言,這是一種藝術的批評。
三
堅持 “我” 的說法,避免互相斥責
這樣的師生對抗局面時有所見:
師:你怎么這么粗野!凈說臟話!
生:誰凈說臟話了?誰叫他先罵我的!
師:他罵你已經不對,你再回敬一句,豈不是錯上加錯!各自應當考慮自己的錯誤嘛……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一篇夫妻雙方切勿當著孩子的面爭執的文章。文章說, 為了避免爭執,在向對方提出批評時,應堅持 “我” 的說法。
例如說 “我感到生氣” 而不說 “你太頑固了”。這樣可以避免相互指責。
堅持 “我” 的說法更適用于批評學生。
某學生未完成家庭作業,居然逃學半天。早上,他照例背著書包上學,中午照例背著書包回家。家長卻被蒙在鼓里。
“老師十分生氣!不完成作業已經不對了,再逃學,不是更錯?你爸爸媽媽知道了,不更氣?” 我嚴肅地對他說。 不但堅持 “我” 的說法,連家長也 “裹” 進來了。
他什么也沒說,眼皮垂了下來。
我繼續說:“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會這樣做。要知道,你失去的不只是一上午寶貴的時間,而是誠實。我感到痛心,希望不再出現第二次。當然,你愛面子,沒完成作業怕批評。但你忘了,逃學不更讓老師難以原諒?”
“老師,我絕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他說道。“我相信你言而有信,不會令我和家長失望。”
逃學的事再也沒有發生。
四
榜樣也是一種無聲的批評
有經驗的老師看到地上有紙屑,會不動聲色地走過去撿起來。這時,凡是看到老師這一舉動的學生會不由得朝自己的座位下面瞅——看看有無字紙等臟物。
這既是榜樣起的作用,也是一種無聲的批評。
批改作業遇到字跡潦草的,總是情不自禁地寫上 “希望把字寫工整” 的話。寫這樣的話的時候,我總是小心翼翼地一絲不茍地寫。
假如一氣之下(遇到這樣的作業,常常改著改著氣就來了),“意到筆隨”,來個龍飛鳳舞,還不如不寫得好。看到老師寫得比他還潦草得多的字——而且是批評學生寫字不好的字——學生會怎么想,怎么說?
有時,我把不認真書寫的學生喊到我跟前,看一些字跡工整、字體娟秀的作文。 我什么也不說。當然也不讓學生評論與表態,看完就離開。
批評,有時需要電閃雷鳴,有時需要和風細雨;有時需要凝重委婉,有時也需要默默無聲。 有些事理說清楚了,反倒什么都沒有了。
來源 | 今日教育傳媒
明師俱樂部進行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處理。
2022年11月18-19日
第六屆中國英語教師發展大會
關注明師俱樂部
《明師說》系列圖書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年度盛會 | 2022年第六屆中國英語教師發展大會(二號通知)
首批百名英語“種子教師”培養計劃招生簡章
新課標下作業設計公開課,專家講座+優質課+論文資料包,都有!
牛津大學高端師訓:新課標下分級閱讀教學策略與實踐
年度盛會 | 2022年第六屆中國英語教師發展大會(一號通知)
新課標下四大熱點話題公開課來了!專家講座+優質課+資料包,齊了!
尋找100個最美的英語教育書架,萬元圖書大獎等你拿!~
名家談 | 辯證理解課程標準中的“英語學習活動觀”
10000套教師PPT課件模板,直接領取!
2022秋小學英語1-6年級各版本課件教案(全套),英語老師人手一份!
教學資源、精彩活動、趣味互動
福利折扣、在線咨詢
明老師微信ID:msxy-ming
請不要重復添加明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