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24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疫情之下
網課成了學生
居家學習的主要形式
如何提高學生上網課的專注度
使他們獲得
實實在在的進步和成長?
如何做到
隔屏不隔情、隔空不隔愛
讓冰冷的屏幕傳遞師生之間
“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的
可觸、可感的溫度?
一起來看
河南班主任智慧書院班主任
濮陽市第十中學校長都娟的
經驗總結和智慧分享——
都娟:河南班主任智慧書院班主任,濮陽市第十中學校長,第二屆河南最具影響力班主任,河南省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中小學班主任研究中心首批特聘專家,特級教師。擔任國培特聘專家、河南省首批基礎教育專家、毛毛蟲工作坊創始人。
1
課程設置豐富多元
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音樂、體育、美術,網課還可以開設思政課、閱讀課、心理健康課、綜合實踐課、勞動技術課、影視欣賞課等,充分發揮學生“居家”學習的獨特優勢,利用學校里沒有的課程資源,比如灶具廚具、勞動工具、新鮮食材、各類樂器、手工用具、體育用品、生活資料等,最大程度豐富學生居家學習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的網課“生活”更豐富豐盛、多元多彩。
2
教學內容有味有料
現場上課,老師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權威氣場、紀律約束、課堂觀察、即時點評等來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也能夠隨著自己的“真性情”天馬行空、酣暢淋漓地盡情發揮,從而讓課堂有情、有景、有溫度。
網課要想吸引學生,就一定要凸顯屏幕里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生動性、直觀性,包括PPT的制作也要能吸引人的眼球,比如采用大量的圖片、動畫、音頻、視頻、微課等,讓網課有味、有料。這不僅挑戰了老師的學科專業素養,而且考驗了老師駕馭網絡技術和資源的能力。
3
師生關系融洽和諧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可能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上某個學科的網課。從某個角度來說,學生對網課的專注和喜歡,不僅有對網課內容的好奇和興趣,也有對網課老師的尊重、信任、愛戴、支持、配合與期待。對于老師“鞭長莫及”的網課,師生之間牢固的情感則可以成為學生專注于網課的“強力粘合劑”,師生關系融洽和諧,網課氣氛也會清新愜意、其樂融融。
4
教師語言幽默輕松
老師的語言表達是一門藝術,是老師文化內涵、素質修養、專業學識、寬容博愛的綜合展現。輕松自如、幽默詼諧、簡潔準確、鮮活生動的授課語言,往往具有神奇的親和力、感染力,能讓原本緊張的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讓學生在笑聲中悄然接受教育,讓學生更專注于網課,也讓老師變得更加可敬、更可愛。
5
對待學生溫和堅定
現場上課時,學生能保持聚精會神、專注投入、積極參與,多是因為老師“氣場”的震懾及教室學習“環境”的熏染,但隔著屏幕的網課,那些較為嚴肅、嚴厲的老師的“氣場”則被大幅度削減。因此,屏幕前的一些學生會順勢啟動“惹不起,躲得起”的自我保護模式——打盹兒、跑神、靜音、屏蔽、拉黑,致使網課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網課中老師最好的情緒狀態是:溫和而堅定地守住教育的底線、原則,不呵斥,但也不妥協。如果線上不便于對某個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網課結束后,老師可以耐心而執著地對其“一追到底”。
6
教學方式靈活翻轉
既然“在校”和“居家”進行了空間上的“翻轉”,那就嘗試把“講授”和“自學”也進行適當的“翻轉”,即引導學生居家時以自學為主。不過,學生自學時,老師要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帶著問題自主探究,而線上講授時老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點撥、提問、展示、互動、抽測、答疑、點評、表揚,組織學生辯論、闖關、競猜等。
網課切忌拖沓冗長,一是避免學生精神疲勞,二是保護學生的視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對網課“意猶未盡”的興奮度,始終對網課充滿熱情和期待。
7
備課上課功夫下足
上網課時,老師要想游刃有余、應對自如,就需要在備課、上課時下大功夫、深功夫。老師心里要始終裝著學生,時刻關注學生,備課時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個性差異;上課時要關注學生的聽課狀態、接受程度、掌握情況、學習實效。
老師不僅要關注自己的“教”,確保教學順利進行,盡可能不出意外和故障,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學”,要隨時對學生進行連麥、喊話、點名,時刻讓學生保持上網課的專注度。老師要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拖堂,留足課間休息時間,避免學生一直被“拴”在屏幕前。
8
調研反饋客觀及時
以往,老師習慣了在真實的場景中關注每一個學生,在面對面的情境中對學生的真實狀態“把脈問診”,并以學生是否真正“長本事”來評價課堂的效果;而在網課上,這種虛擬的“長本事”總不能讓老師放心,所以,我建議采取問卷調查、隨堂檢測等形式進行學情調研,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真實而具體的呈現。
同時,我們還可以讓“第三方”(如校領導、教研組、家長等)進行線上推門聽課、網絡巡課、課堂觀察、教學反饋等,便于授課教師第一時間綜合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查漏補缺,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
9
線上積分線下兌獎
網課上,老師同樣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客觀、真實、鼓勵性的評價。除了口頭表揚、面板鼓勵外,老師也可充分發揮網絡App的優勢,用好小工具,比如刮刮樂、抽獎、紅包雨、問卷星、能量銀行等,給予學生視覺上、精神上的小獎勵,讓網課評價有趣、有痕。老師也可將獎勵積分進行累計疊加,激勵學生在返校復學后將“積分”兌換成“獎品”。
10
虛擬教室真實呈現
我們要盡可能將網課環境營造成像在學校、班級、教室里上課的環境一樣,比如,要求學生課前集體宣誓,上課時統一穿校服,不來回走動,不喝水吃零食,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等。再比如,繼續實行班級扁平化管理模式——小組合作、一體化考核,在線上一樣可以營造出組內監督、互助,組間比賽、競爭的濃厚氛圍,讓網課充滿儀式感,讓學生擁有團隊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
總之,讓學生保持對網課的尊重、敬畏,體驗到課堂的真實感、現場感,感受到知識的熱度、隔屏的溫度,是確保網課質量的前提。如果學生能在屏幕那端時而流露出豐富的表情,時而有咯咯咯的笑聲,時而奮筆疾書,時而鎖眉思考,時而敲擊鍵盤互動,時而有感情地朗讀,時而興奮地闖關,時而激烈地搶答……那么,網課就有了“看得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