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教師是一個非常崇高的職業,備受學生和家長的尊敬和愛戴,并且享受著極高的社會地位,能成為教師也是一種榮耀。
每年報考時,師范專業都屬于大熱門,引學生們爭相報考,不過是希望畢業后能成為教師,擁有穩定且體面的“鐵飯碗”,只要考上了編制就萬事大吉了。
(資料圖片)
殊不知近些年大眾對教師的質疑聲越來越大,相繼曝出很多關于教師的丑聞,也讓教師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然而這還不算完,深圳部分學校的教師引起更大的爭議。
深圳部分學校許下高薪、優待遇,吸引一眾碩士、博士
相信很多人都關注到近兩年,深圳部分中小學公示出來的教師招錄名單,其中國內外名校畢業的碩士、博士比比皆是,一時間加劇了就業內卷現象。
普通師范生看完都感到十分焦慮,面對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特別是本科畢業的師范生,更是連爭取一下的機會都沒有,嚴重打破了就業市場中公平競爭的準則。
很多學校為了爭取到家長的信任,做強學校教師團隊的資質,不惜許下高薪、優待遇的承諾,在國內外名校畢業生中挑選更高學歷的人才,以至于碩士、博士爭相報考。
隨著這種現象頻發,當時就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大多數人認為碩士、博士到中小學當教師,著實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卻十分認可。
畢竟教師是學生主要的知識來源,教師的資質更高,能教給學生們的知識也就更多一些,更容易掌握有效的教育方式,殊不知這就是在為中小學生“埋雷”。
在這些高學歷人才中,大多數都是非師范生,很多只能說和學科搭邊的專業,卻被這些中小學校搶著錄用,結果這些非科班出身的人才入職后,發現學校違背了當初承諾的薪資待遇。
深圳學校開始降薪,老師們越來越“佛系”
一些碩士和博士奔著學校許下的薪資待遇,甘愿到中學當老師,卻在入職后發現學校并沒有按承諾履行,實際給到這些高學歷人才的薪資,這和之前學校的承諾大相徑庭。
面對學校開始降薪的決策,一部分學校原本承諾給到不低于30萬年薪的老師,最后能拿到20萬已經算多的了,對此,這些老師表示十分不滿,并將這些不滿發泄在工作上。
直接導致老師們陸續出現了消極怠工的情況,他們對待教學工作越來越佛系,只負責處理好教師的基本工作,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工作的研究上。
其實教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每位老師日常工作非常繁重,需要老師們格外用心地完成,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但是,對于此時這些老師的工作狀態根本就實現不了。
非師范生的弊端藏不住了,“術業有專攻”不是全無道理
因為教師資格證的報考門檻極低,只要是大學生想考就能報,考過了就能當教師,這樣一來,雖然給非師范生們多一種選擇,卻也間接擾亂了整個教育行業。
再加上當今社會“唯學歷、唯名校”論,認為只要學歷和畢業院校足夠優秀,就能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卻忽略了一個道理:術業有專攻!
隨著教育界中越來越多非師范生的加入,逐漸將整個教師行業帶偏了,一些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教學的人成為教師,每天懈怠地對待教學工作,對學生們極其不負責任。
師范生們可能沒有那些非師范生的學歷高、畢業于名校,但是他們卻接受過專業的教育,師范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并不只是教會學生們多么復雜且深奧的知識。
而是掌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技巧,應該如何和學生們相處。如今看來,這些專業的教學功底,遠比教師的學識更加重要,畢竟教師們都有教學大綱和教案的約束。
再優秀的人也要按照教學大綱完成工作,學歷和名校本就不應該成為衡量教師是否優秀的標準,不能說高學歷、名校畢業的人,一定當不好老師。
但是一個被過高的薪資待遇吸引,只想著拿多少工資的人,不管自身再怎么優秀,也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教師身上,應該肩負起怎樣的責任和使命!
【文章結尾】家長們希望能有更多高學歷、名校畢業生到學校當老師,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學識高的人,自然懂得知識也就多了,對學生還是有幫助的,但是,更應該考慮教師的職責!
今日話題:你是怎么看待非師范生當老師的?你認為應該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