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生來講學校應當是最純潔和安全的的地方,只要進到學校里危險就會隨之消失,但近日一些學生頻頻失蹤的消息讓家長們對學校也蒙上了一層不信任的面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雖然很多走讀學生在上下學期間都有家長接送,但總會有照顧不到的時候,尤其在胡鑫宇同學離奇消失后,家長們對于學生安全的安全防范意識可以說達到了頂峰。
因此家長們為學生挑選學校時可以說是傾盡所能了,面對需要住宿的學生家長們會仔細考量學校環境與規章制度,但隨后家長們就發現走讀也并不是很安全,周圍隱藏的隱患并不在少數。
小學門口出現人販子,專盯低年級學生作案
學生的自控能力和防范意識是最弱的,在過去人販子要拐賣孩子或許依靠的是武力,但現在有可能只是一首孤勇者的接歌游戲,讓當代家長們防不勝防。
在山東一所小學門口發生的事可以說讓每個聽說的家長們都心停一瞬,原因是有人發了一條一群人抓住一個人痛罵的短視頻,在視頻中以為一位裝扮嚴密的男子被保安緊緊抓住,大家可能以為這是在抓小偷,其實并不是。
這是一名家長提供的線索,在一天放學這名家長來接女兒回家,但卻發現在自己女兒身邊還站著一名中老年男士,意識到不對后家長及時與女兒進行溝通了解到事實。
女兒說這名男子經常出沒在校門口與女學生搭話,并企圖用小零食與女學生套近乎,有的同學會拒絕但仍有一部分同學選擇接受。
面對這樣的危險事件,家長們也在按時接送女兒的時候暗中觀察,但發現這名男子送零食的對象都是年級較低的女孩子,學生的家長表示很不對勁。
很快家長們發現端倪,聯合保安將這名男士制服并迅速報了警,但由于在零食中并未發現其他物質,也沒進行后續其他行為有無懲處還是個未知數。
雖然男子狡辯稱只是想給學生一點好吃的,但真的會有人相信嗎,藏在這背后的是想猥褻低年級小學生,還是想要將學生進行拐賣?
我們都知道現在學生都變尖了,那為什么還會如此呢,或許有人販子詭計多端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學生們沒有反詐騙的意識和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
面對未知危險學校和家長都要時刻保持警惕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對于世界的認知尚且十分稚嫩,很容易出現被誘拐的情況,近期青少年不斷地失蹤也讓我們意識到危險無處不在,而單單依靠家長們的嚴防死守是完全不夠用的。
學校作為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地點,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安全的保護,不僅在校要設有保安,也要在學校周圍定期巡查,以防再次出現如煙臺一樣的類似事件,對學生也要有相應要求。
除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該培養學生的防騙意識,適當的時候組織防范演練,在演練過后明確的告訴學生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需要注意的要點。
只依靠老師或許同學們會認為沒有力度,校方可以請一些專業人士進校園進行講解,對于學生而言,陌生而有權威的人會更令學生們信服,傳授一些必要的防拐知識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同時家長的輔助也是必須的。
防騙意識要在學生小的時候就深入人心,家長們在關注學生健康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安全教育,比如在小的時候告訴學生不能跟陌生人交流,其他人給的東西不要吃等等。
或許一遍兩遍的告誡同學們并不會當成一回事,甚至會覺得嘮叨,但一句話重復很多遍學生的心理記憶就會愈加深刻,遇到危險也能立刻想起要如何做,家長們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
比如家長們可以給學生們時常播放一些真實案例,看一看被拐后的學生遇見的各種困難,文字或許是枯燥的,但視頻錄像卻可以很生動的告訴學生防騙意識不強將面臨的后果是什么,學生們自然會提高警惕。
筆者寄語
當利益達到百分之兩百的時候,他們就敢踐踏世間的一切鐵律,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將學生作為弱勢群體隨意處置,毫無疑問是讓人唾棄的。
但壞人是很難被發現和消除的,我們能做的只有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安全意識,盡可能的規避掉不必要的風險,也希望壞人在作案時多考慮一些現實因素,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今日話題:大家如何看待學生安全的事情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