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當代大學生畢業后最好的路,聽到的回答大多應該是考研和考公,一條路能夠提升學歷獲得更多機會,而另一條路可以一步到位直接解決就業,何樂而不為呢。
(資料圖)
在過去或許同學們希望能夠出去“闖蕩江湖”在私企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和更好的薪資待遇,但隨著現今大環境的變化,各大私企裁員降薪的事件屢屢發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變看法。
大家開始看到公務員的好處,公務員隸屬于國家,是公職人員,不但工作穩定不必擔心明天成為無業游民,而且薪資待遇和福利也并不少,但在今年國考發布了新政策,準備報名的你快來看看會不會受到影響。
2023國考發布新政策,應屆生畢業生當著重注意
在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獨特的特點,在過去人們可能更向往大城市的發展空間,但在當下同學們追求更多的是長久穩定的工作方式,因此報考公務員的人數也在逐年攀升。
但與過去相比今年的國考發布了新政策,首先是時間上的變動,在以往考試時間都是雷打不動的,但今年受環境變化影響,大規模的考試聚集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今年的國考在時間上將會有一定的變動,具體的考試時間也要等國家安排過后再公布,不少同學可能會氣餒從而放棄努力,但在這個關鍵時刻同學們更要繼續努力,一旦松勁可能就會難以追上正常進度。
今年的報考人數也比往年要高出許多,據調查統計報名人數已經高達250萬人,競爭可想而知的激烈,相關部門也出臺教育扶持政策,對應屆生而言這簡直是天賜良機。
在3.17萬的招錄人數中有2.5萬個崗位都是留給應屆畢業生的,只這一條條件就能篩選掉將近一半的人,崗位多競爭人數少,上岸的幾率就會成倍增長,這樣的好機會同學們真的要錯過嗎。
相關部門也盡量擴招并把教育政策偏向給應屆生,緩解應屆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只要是能夠認真學習努力備考的畢業生都能在國考中有一線生機,成為一匹黑馬。
同時崗位也有一定的變動,在過往的國考中招錄的大多是文職,因此報考的同學大多也是文科專業,學習好學,考試好考,上岸還容易,但今年不一樣了。
今年的崗位變動讓無數理科生眼前一亮,因為在公示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部門招錄面向的都是理科方向的相關專業,真正將科技興國落在實處,也讓理科同學們有機會報效祖國。
考公并非最優選項,同學們切忌一條路走到黑
今年的變化雖然很多,但也希望同學們理智看待,有不少同學將考公成為公職人員作為人生的頭等大事,仿佛考不上公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一般,但其實人生的意義并不能只依靠一場考試來判斷。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注重教育,大學生畢業人數每年都在持續攀升,但公務員的招錄卻是有限的,考公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夠上岸的總是少部分人。
比起成功上岸,更多的人是湊數的分母,主要用途也只是陪跑,有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同學,在面對落選的通知時很有可能會精神崩潰走上歧途,這樣的例子也并不少見。
如果同學們堅定了考公的心,自然支持大家能夠全力以赴,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壓力帶來的并不完全是動力,更多的是痛苦,因此學生考試前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建設,不要因為害怕失敗就鉆牛角尖。
因為現今的大環境較差,工作并不容易找,所以大多數人都盯上公務員的穩定職業,但條條大路通羅馬,公務員雖好但不適合所有人,同學們在就業時也要多方考量,多留幾條退路。
不斷提高自己的危機意識,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充分發揮自己在學校里學習的專業知識,四年學習積累的專業知識可以讓同學們在一個領域內找到不錯的工作,依靠能力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也希望同學們能夠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意識,只有踏入社會才會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在后期找到更合適的工作時及時轉換,實現彎道超車不再是夢想。
筆者寄語
變化來的總是比我們預想的要快,我們可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但無論同學們做出什么選擇都不要輕易說放棄,只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柳暗花明。
今日話題:大家如何看待今年國考的新變化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