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對學生而言就像是“分水嶺”一般,有的學生勇敢地跨越過去,還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但是有的學生卻不得不選擇另辟蹊徑!
近些年,國家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對教育領域的改革,希望能通過一些改革政策,從而降低學生們的學習壓力,最大限度達到“減負”的目的,但是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卻并不容易。
前有中考改革調整普職比,雖然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各個地區開始實行中考分流,學生和家長單是聽說,就已經焦躁不安,更何況是真的實施,如今,中考將迎來新政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中考迎來新政策,將進一步落實“分配生”制度
現在的中考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學生們需要在中考取得優異的成績,至少能考上高中,才有機會參加高考、考大學,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然而,隨著各地教育部門不斷下調的普職比,讓廣大學生和家長十分擔憂,畢竟高中學校的招錄名額有限,如果初中生的成績不理想,很難能考上不錯的高中。
家長們更不敢想自家孩子考不上高中,只能等著被分流到職高,上職高的孩子還能有多好的發展前景,家長和學生都不認為上職高,就能有好的前程。
當今社會唯學歷、唯名校的現象比比皆是,單是中職根本就達不到社會上大部分工作崗位對學歷的要求,以至于職高畢業的學生,很多只能從事社會最底層的工作。
為了降低家長和學生們的擔憂和顧慮,2023中考迎來新政策,將進一步落實分配生制度,并且爭取到明年實現100%分配到校,初升高的難度也有所降低。
所謂的“分配生”制度,是指根據初中學校按照在校生人數、辦學水平等,再結合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過程中公費名額,合理分配給初中學校一定的指標數量。
普通高中需要結合學生的中考成績,按照固定的指標數量進行招生,簡單來說,初升高并沒有廣大家長和學生想得那么難了,希望初中生能盡快調整好心態積極備考。
“100%分配到校”并非高中普及,對待中考不能放松
很多家長和學生看到是100%分配到校,就想著是高中普及了,不管學生的中考成績如何,都一定能上高中,殊不知分配生制度也是有中考成績限制的,學生成績墊底還是沒希望。
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生都能順利獲得升學指標,還是要按照中考成績的高低擇優錄取,所以學生們對待初中的學習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充分意識到中考的重要性。
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盡早調整好學習狀態,避免因為過度輕視,影響最后的中考成績,實際上很少有學生會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而復習,對于絕大多數學生而言,中考只有一次機會。
希望學生們都能深知中考的重要性,避免因為發揮失常,取得的成績不理想,只能遺憾被分流到職高,進到職高的學生前程堪憂,但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出路!
迫不得已被分流到職高,家長應該怎么做?
中考既然是一場重要的考試,就一定會有成績落后的學生,很難逃避被分流到職高的結果,如果真的迫不得已被分流到職高,家長依舊可以為孩子爭取到有利的條件。
首先,家長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挑選一所資質更高的職高,至今為止市面上現存的職高,辦學資質往往參差不齊,其中也有資質較高的好職高,這就看家長如何做選擇了。
一些職高為了吸引更多家長前來報名,將大部分的重心放在宣傳上,將學校的“優勢”不斷地放大,家長和學生很容易就被蒙騙了,入學后發現學生能在這里學到的專業知識有限。
挑選出一所辦學資質更高的職高,是家長們的首要任務;其次就是家長要幫助孩子,挑選出一個前景更好的專業,既然學歷已經步入別人,那就在專業的優勢上找補。
其實職高的學生在挑選專業時,和高考報考沒有太大差別,學生所選擇的專業,就是未來要從事的工作,家長要利用自己的閱歷,再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長,挑選出更適合的專業報考。
【文章結尾】家長再怎么找補,也需要學生本人深刻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這樣他們才愿意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最終取得的成績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希望學生和家長們都能意識到動機的重要性!
今日話題:你認為中考實行“分配生”制度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