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貴州大學,作為一所百年的老校在成為211后,一直發展的不盡如人意,被詬病為“政策性211”。這所創建于1902年的院校,擁有全省最齊全的學科布局,享有全省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可無奈各大排行榜都無法進入前100。
【資料圖】
不過,自從鄭強教授擔任貴大的校長后,學校的發展就像脫胎換骨一樣,越來越像一所211隊伍的大學。在他上任的幾年里,貴州大學承辦的國內外各類學術會議明顯增多。人才引進,經費預算,學風建設,都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鄭強還是一位“網紅教授”,出鏡率頗高的他,也讓貴州大學這所不顯山不露水的院校,時不時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
優秀的高校校長,不僅可以帶領一所大學快速發展,還可以賦予大學獨特的氣質。
2022年,繼鄭強教授之后,貴州師范大學也迎來了一位985高校的教授當校長,他就是張紹東博士。
貴州師范大學是一所創建于1941年的國立師范院校,其辦學歷史已有81年,時名國立貴陽師范學院。
1958年,在貴陽師范學院的基礎上,建立了貴州大學,同時保留貴陽師范學院的建制,兩所院校并存。
1985年,學校正式更名為貴州師范大學。
現在的貴州師范大學,已經發展成了一所省屬的重點大學,學科綜合實力位居貴州省高校前列,學校的學科涵蓋了哲學、文學、教育學等11大門類。學校擁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貴州師范大學一共有8個學科參評,其中地理學等2個學科為B類;中國語言文學、數學、教育學、生態學等6個學科為C類。
在貴州當地人眼里,貴州師范大學被認為是僅次于貴州大學的好大學。在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公布之后,整個貴州省只有一所貴大入選,著實令人失望。作為貴州省的重點高校,貴州師范大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屬爭取一個雙一流建設學科。
早在今年中旬,武漢大學與貴州師范大學簽署合作事宜。武漢大學將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方面等加強合作,在多層面開展深度合作,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作為武漢大學原電子信息學院院長的張紹東,在來到貴州師范大學擔任校長,主要負責學校行政全面工作。在當前雙一流學科建設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具有豐富一線教育工作經驗的專家,張校長將會帶領貴州師范大學向下一輪的雙一流發起沖擊。
貴州師范大學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
不過,根據這位新校長的任職,也是以掛職的形式,也就是說人事關系還是屬于原單位。掛職期滿后,回到原單位繼續工作。
至于掛職的形式是利多還是弊多,還是交給時間來檢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