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教資全國統考試題滿分是150分,在核算成績時以學生的實際考試分數乘以0.8,為最后分數,最后分數70分為合格。各科目的合格分數線均轉換為70分,且轉換不改變考生成績的高低順序。
教資分數折算公式
教資成績換算公式:卷面分數<及格分數時:Y(X)=X/A×70卷面分數≥及格分數時:Y(X)=70+(X-A)/(150-A)×50其中X=卷面分數,A=及格分數線。
舉例子說明:假如你今年教資考了100分,而今年的及格分數線是95分,那么你的報告分數=70+(100-95)/(150-95)×50≈74.5分,大于70分,所以你的教資成績合格。
教資成績換算標準:通過率教資考試是競爭性考試,通過設置比率以篩選出優質的教師資源。
每個省份的教資通過率是不同的,經過歷年觀察,大概不超過30%。教資筆試在統考地區是全國通用的,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在統考范圍內都可參加教資考試。
教資考試怎么拿高分
首先是主題。在教資考試中,教資綜合素質中的作文題目大多是從教育的角度進行立意,所以考生們在審題的時候要注意把握主題,切忌跑題。教資考試中對于命題作文來說,文章的文采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卻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并且第一步就需要做的是要準確抓住作文的立意。
綜合往年的教資綜合素質寫作題來看,一般不外乎兩類:人生觀和教育觀。其實這對教資考生是很有利的,因為考生在復習教資的時候就已經對教育相關的理論、觀點、職業道德有很深刻的了解,在寫作的時候也能信手拈來。
教資證考試作文的主題不偏,其實就已經成功一半了。接下來就看內容了,一篇文章如果沒有充實的內容,只有枯燥無味的說教,那么就算三觀再正也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
對于教資議論文來說,素材的積累是不可缺少的,教資考生們需要積累與教育有關的名人、名事、名句,比如孔子的教育理論,孟母三遷等經典故事,或者當代與教育有關的事例,放在文章恰當的位置,能使文章有理有據,生動飽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