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稱《課標(2022)》。
【資料圖】
該版課標與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一脈相承,體現了新時期的國家教育方針,包含了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除了原有的核心素養、分級體系的課程結構和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之外,還有最新的“ 以主題為引領的課程內容”、“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
在基層教研和教學工作中,教研人員和教師需要學習和領會這一些理念,并且合理地外化于行,才有可能達成課程標準提出的各項要求。
面對具體課時的教學設計和課件,教研人員需要對照課程標準,發現其中有待改進的問題,給出切實的改進意見。在這樣的過程中,授課教師會有深刻的切身體會, 在實踐中領會課標的理念,獲得理論提升。
為了體現《課標(2022)》中的三個重點理念,筆者對一位教師設計的PEP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 B Let’s try & Let’s talk的教學課件和板書提出了三方面的修改。
該教學內容的話題是生日及與生日相關的活動。在主體對話中,Chen Jie和Mike談及了一個特殊的生日:Mike的生日和Chen Jie母親的生日是同一天。在Role-play部分,Chen Jie的生日也很特別,是在元旦。在日歷中還可以看到Sarah的生日也是在元旦。這也真是太巧了!正因為“巧”,所以這些生日有點特別(special)。
一
修改圖文,突出主題意義
教學課件和板書包含的文字和圖畫往往體現了課時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意義。精心設計的圖文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領會教師的教學意圖,尤其是在涉及到主題意義(社會價值、思想道德、文化品格等)的時候, 可以一目了然,教學時潛移默化,避免“強行”說教,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目的。
筆者首先對課件標題頁提出了修改建議。
本單元標題是“When is the art show?”。該標題表現的是一個具體內容(the art show),屬于話題內容,不能體現主題意義。但是這也給我們啟發:單元標題不一定要體現全局主題,而是可以以點帶面。同樣,單課時的課件和板書標題也可以不同于單元話題。這樣,教師就有了更大的自主權。鑒于此, 本課時的標題也采用了自擬標題。
如圖所示,原課件的標題是Special Birthdays,配圖是生日聚會。該標題頁的圖文容易讓學習者更加關注與birthday相關的內容,話題單一。本單元的語言知識技能重點是日期的表達,如果只用于“生日”這一話題,顯然過于狹窄,并且大家都是“湊巧”聚在一起過生日的話,也不合情理。另外,單詞“special”是出現在A部分的對話中的,教師 能將它運用于B部分,是很不錯的復現。但是標題中的單詞“Special”不夠突出,不會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修改之后,話題就不再局限于birthday了,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增加的母親節的配圖提升了學生的情感。中間的日歷圖片,沒有標注月份名稱,教師可以口頭假設是某幾個月份,然后讓學生說出其中的節日,再提問有沒有學生的生日在這一天。兩者結合,就是該月份的special days。同時,使用該日歷可以配合對話的聽力練習,讓學生圈出Mike的生日日期。
修改后的標題頁更好地 體現了days的話題和“special”這一主題意義的關鍵詞。
筆者也對板書提出了修改建議。
原始板書標題中的“birthdays”和課件中一樣限制了交際話題,缺少了開放性。
盡管正中間有一個紅色的單詞“special”,但是并沒有真正落實其含義,——將其換成“birthdays”是一樣的,更沒有落實其蘊含的主題意義。
在修改后的板書中, 單詞“special”多次出現,并細化成“special day, special time, special people, special activities”,幫助學生實現系統化思維。
將通常的“sentence bank”改成了“question bank”,一方面強化了學生的提問能力,另一方面以問促思,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What special things will you do ...?”的句式突破了“What will you do?”的慣常句式,加入“special things”進一步突出了主題意義的外化行為。
二
調整環節,培養遷移創新
教學環節的話題及其內容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相同的話題和內容,有可能用于熱身環節,也有可能用于拓展運用。教師要善于分析教材板塊中的內容,合理確定教材板塊的處理方式,而不是固守教材板塊在教材中的既有順序。比如,可以根據不同單元的詞匯板塊和對話版塊的性質差異,確定是先處理對話板塊還是詞匯板塊。同樣地,即便是同一頁的板塊,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內容微調和環節挪移。
通過文本分析,發現本頁中Let"s try和Let’s talk都涉及到僅僅一個具體日期。因此,將原本是Let’s try部分的“聽生日日期”的練習安排為Let"s talk的聽力活動也是可以的。據此,對課件做出一些調整。
從這兩張原始頁面可以看到,教師在第3頁中將該內容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作為聽力練習,在第4頁中盡管指令是“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但是,實際上,因為學生已經聽過該語言材料,除了最后一行紅色文字(Chen Jie說的話),學生可以僅僅根據回憶來填空, 屬于低階思維。
在修改后的課件中,借助標題頁(課件第1頁)中的月歷提出問題“When is Mike’s birthday?”,進行主體對話的初聽并核對。第二次聽的時候,讓學生模仿關鍵語句(見圖8的語音標注),并得出結論(見該頁面“標簽紙”中的文本),根據結論教學“on the same day”。這樣修改之后,從標題頁簡短的日期回顧復習到第2頁的主體對話導入一氣呵成, 減少了拖沓冗長的導入過程。
將原課件的第4頁調整為第6頁。作為教材主體對話的話題轉換承接,該頁引出一個新人物(Mike’s cousin),讓學生就新人物提出問題(比如:Is it a boy or girl? What’s his/her name? When is his/her birthday?等),再呈現文本讓學生找到部分相關信息并填空。從這個練習可以看出,學生需要根據上下文自主思考需要填入的文字,培養了邏輯思維能力。最后一句(長橫線)是需要學生自主生成語句的。這三個小活動(提問、填詞、說句) 都訓練了高階思維:分析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最后教師提供自己的想法:“What will you do for his one-month party?”。借Chen Jie之口,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本課的語言遷移運用環節。
在第7頁中,創新地提出了教材上沒有涉及到的One-month Party,盡管原理上和生日聚會是一樣的,但是涉及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嬰兒“滿月”習俗。大部分學生對于生日習俗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對于“滿月”的習俗就不太熟悉,當然,對于國外是否有“嬰兒滿月”的習俗就更不知道了。 這樣正好給了學生一個發揮創意的想象空間:作為這個嬰兒的cousin,我(Mike)可以做一些什么樣的特別事情?
三
優化標準,善用評價引領
《課標(2022)》注重實現“教—學—評”一致性,指出“‘評’主要發揮監控教與學過程和效果的作用,為促教、促學提供參考和依據”。
目前,大部分教師注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比如采用口頭表揚、給星星、小組競爭等形式。在對話教學中,采用“Assessment Tips”的方式給出評價標準,但是, “Assessment Tips”評價方式比較單一,通常只呈現在對話的運用階段:在學生上臺表演結束時,對照“Assessment Tips”給出星級評價。在本質上,這樣的操作并非“塑成性評價”而是“終結性評價”。
筆者在近幾年的教研活動中,一直強調 “評價”在對話教學中的引領作用,提倡在對話教學中利用星級評價激勵學生持續學習,利用策略描述引導學生的創編過程,利用分類標準使學生在不同學習環節中更加有的放矢地參與學習。
相應地,在課件中做了如下修改:
從原始課件的兩處評價標準(“標簽”圖)來看,對朗讀對話和創編對話的評價標準差異不大。其中,“語言豐富”的標準過虛,基本上依賴于學生的自發能力,起不到策略引導的作用。可想而知, 能力強的學生能做到“語言豐富”,而較弱的學生則是“想要語言豐富但是不知道如何實現”。
下面是修改后的包含評價標準的3個頁面:
朗讀對話的評價標準不變。因為文本內容沒有變化,要求學生將主要精力置于語音素質、語言流暢度和情感表達力, 讓語言表現更具美感。
操練對話的階段,正是學生嘗試運用對話策略的階段,將“對話豐富”的定性標準分解成“換詞句說,多說一句、多問一句”的具體行動指引,讓較弱的學生有法可循。對于部分學生來說, 要想用到所有策略可能有困難,所以提供了選框,學生可以自主確定使用的策略的數量。針對操練、排練環節的行動特征,提出了“能夠合作、表演流暢”要求,讓學生具有“排練好了才上臺表演”的意識。
在創編對話的環節,既提出了“用到關鍵問句”的語言要求,又提出了“想法很有創意”的思維要求,這樣就兼顧了語言能力與思維品格。
通過細化評價標準的類別,將評價標準具體化,使得評價標準更具有可對照性和可操作性,從而實現以評價引領學生學習行為的目的。
(作者單位:浙江省桐鄉市教師進修學校 浙江省桐鄉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來源 | 紅小英明師工作室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進行聯系。
關注明師俱樂部
【預售】明師說11+12
《明師說:讓新課標在英語課堂真實發生-30個中小學案例精選》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公益講堂開講了: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優秀課例展播
期末專題 | 有一種驚喜和期待,叫英語老師寫的期末評語!
明師公開課為你精選1000+英語好課!| 明師研習社
名家談 | 崔允漷:如何設計指向核心素養的單元學歷案?(附模板)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 | “種子教師”第二期
初中英語課堂中的“跨學科教學”例析!
為什么“英語”不能退出主科?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寶藏資料 | 這波經典中國故事英文課件建議收藏!
10000套教師PPT課件模板,直接領取!
英語分級閱讀教學策略與實踐的教學評價(附觀摩課案例)
教學資源、精彩活動、趣味互動
福利折扣、在線咨詢
明老師微信ID:iminglaoshi
請不要重復添加明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