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說明】
(相關資料圖)
認知負荷理論,
被王玨老師譽為“最具實用指導價值”的理論
推薦大家仔細學習、研究、實踐!
本文為 山東淄博 張杰芳老師 的《學習科學》課程作業
介紹了張老師學習“認知負荷理論”后
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和提升
既有趣、又有效,推薦給大家參考!
————————————————————
一、“信息組織方式不當”的教學案例
以往在引領孩子們學習生物學時,有些內容比較抽象,怕學生表述不準確,往往先把一些實驗發現和結論拋給孩子們,再讓學生分析大量圖片和實例,覺得這樣也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上半年我首次學習王玨老師的課(這次是第2次學),才真正認識到這是“先語義后情境”,屬于信息組織方式不當,不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真正理解。
這不僅沒有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概念的建構。
通過王玨老師課程的學習,我的 教學觀在慢慢發生著變化,下面以 “鳥類”中“骨骼”學習為例,與大家分享我的改進:
1.先讓學生通過家鴿的骨骼標本或圖片,整體看一看各部分構成,掂一掂重量;
2.掰一掰雞的長骨,觀察其內部構造;(還可創造條件,讓幾乎差不多粗細的雞骨和兔骨放于鹽水中比較它們的沉浮情況);
3.照一照家鴿的脊椎骨,尤其尾椎部分,透過紅外線的透光情況感受骨的薄度和愈合情況。
4.比一比鳥骨、人骨占體重的百分比,再次通過數據感受鳥骨之輕。
在這樣的觀察探究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建構出鳥適于飛行的骨骼特點,即骨輕、薄,長骨中空,利于減輕體重。
這樣的改進,符合“先情境后語義”,利于學生的認知,學生的興趣也非常濃厚。
二、“信息呈現方式不當”教學案例
學習了王玨老師的《PPT排版中的視覺化表達》和《基于學習科學的高效教與學方法》的課程,我在信息呈現方式上基本能做到 呈現清晰原則、直觀化原則以及“梅耶 5原則”中的 多樣化原則、接近原則和一致性原則。
關于生活化原則和情境優先原則我一直感覺略微有些茫然,前段時間偶然聽了臺灣交通大學陳明璋教授的一個講座,他在講座中引用的一個案例引發了我的興趣。
這個案例是關于“代數與邏輯”,一個很抽象的主題,陳教授巧妙地用一個生活化的類比一步步的可視化呈現出來,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
現在我仿照他的講座(繁體字)做成了以下PPT圖片,與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案例將抽象的“代數與邏輯”用“生活化+比喻與類比”的方式呈現,既體現了 生活化原則,又體現了 情境優先的原則,溫馨的類比一下子集中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案例文字用數學公式的方式一步步可視化的解構式呈現,又讓人輕松體會到“數學與邏輯”的密切關系。
三、如何引入“相關認知負荷”
由于學生的認知負荷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對于抽象、復雜知識,都需要為學生引入“相關認知負荷”,否則學生很可能就會因超出認知負荷、而被卡住。
對于陌生、抽象的知識,為了幫學生“理解”,可以引入“類比”作為相關認知負荷(如上例);
而對于復雜的知識,即使學生能夠理解,但想要記住往往存在困難,此時老師還需要幫助學生降低記憶的負荷,這同樣需要引入“相關認知負荷”!
除了我自己幫學生作總結外,我也經常啟發我的學生:
這些知識看似簡單,但又有點復雜,看誰能設計出一種 記憶方法,讓大家很容易記住
學生的活力再次激發起來,不但理清了知識框架,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概括,比如:
(1)用關鍵字組合來打包——能提煉濃縮,簡化記憶
如:小腸適于消化吸收的結構特點—— “長、大、薄、多”即小腸在消化道中最長,約全長5~6米;其內壁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大量的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消化液種類多且集中。
如:血漿成分—— “水、蛋、糖、鹽”即血漿中的主要成分是:水(約占91%~92%),蛋白質(約占7%),葡萄糖(約占0.1%),無機鹽(約占0.9%),其余是少量的廢物。
如:花的結構——“ 梗托萼冠雄雌蕊 ”即由下而上由外到內一朵完全花的結構包括: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2)用順口溜來打包——借用諧音,巧妙記憶
如:人體的八大系統—— “神圣的咪咪喜歡動畫”“神”諧指神經系統,“圣”諧指生殖系統,“咪”諧指泌尿系統,“咪”諧指內分泌系統,“喜”諧指呼吸系統,“歡”諧指循環系統,“動”諧指運動系統,“畫”諧指消化系統。
如:植物的無機鹽缺乏癥—— “蛋(氮)黃磷紫假(鉀)哭(枯) ”缺乏不同的無機鹽時,植物的葉片表現不同的癥狀,如缺氮時葉片發黃,缺磷時葉背面紫色,缺鉀癥狀首先出現于老葉、葉片枯萎。
如:吸氣時,“ 收縮大大小 ”;呼氣時,“ 舒張小小大 ”此順口溜用來對比理解呼吸時呼吸肌、胸腔容積、肺容積及肺內氣壓的變化,可把抽象的知識簡單化。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牢記“學生認知負荷非常有限”的事實,努力幫學生降低外在認知負荷、增加相關認知負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
如您單位需要將“最有教學指導價值的理論——認知負荷理論”培訓課程引入本單位,請到本公眾號首頁,輸入“認知負荷培訓”了解詳情。
如您個人欲學習更多關于“認知負荷理論”等高效教學原理與方法,歡迎學習王玨老師《基于學習科學的高效教與學方法》網絡課程
付費課程 : 49元 , 無任何時間限制 、作業要求,隨時可學、終身有效!課程地址(網易云課堂): 掃碼 進入課程: 【強烈提示】網易云課堂的登錄方式很多,請 一定一定一定 要記住自己付費時的登錄方式! ————————————————————本公眾號提供全面、深度的學習科學研究、微課與PPT研究、以及其它實用技術研究文章!到公眾號首頁輸入代碼查看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