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業較為困難的今天,大學生選擇一份工作的標準一降再降。以前都希望能找到工資高、活少、通勤方便的工作,現在只要薪資待遇還算可觀,應屆大學生畢業生都會義無反顧的選擇。
2023年大學生畢業人數超過了1000萬,這個數字創造了歷史新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不斷增加,別說是找到一份穩定且薪資待遇較高的工作,就連找工作都變得困難了起來。
就業市場篩選人才的門檻也提高了很多,本科學歷的逐漸貶值,讓普本畢業生陷入就業迷茫期,甚至不知道未來應該何去何從。
(資料圖片)
很多大學生也不希望自己像“大白菜”一樣,在就業市場被挑挑揀揀。于是乎,大部分的學生將目光放在了公務員國考的報名上。不過國考考試的難度較大,學生們上岸的可能性比較低,大部分學生最后只能遺憾落榜。
不過除了公務員國考之外,事業單位其實也是很好的選擇。尤其近年來,事業單位的部分崗位迎來了新的變化,薪資待遇有所調整,就連教師崗位也跟著“借光”。
在很多學生印象里面,事業單位的大部分崗位薪資待遇并不高,一個月差不多3000元左右。這個薪資待遇對于當代大部分學生來說,可能無法維持較好的生活,所以事業單位的工作并不是大部分學生的首選。
不過事業也傳來了好消息,有7大崗位薪資待遇有所改善,這七個崗位分別是事業單位的公認、專業技術人員、機關普通公認,機關技術公認、公務員還有單位管理人員和中小學教師。
我們從這份薪資待遇的調整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技術職稱的員工,每個月的薪資待遇調整了的金額也不同,不過最少的也上漲了75元。可能很多學生覺得75元不算過,但是累計在一起就是一筆比較可觀的數字了。
每次在事業單位進行普調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關心教師崗位在不在其中。比如說之前事業單位迎來車補的時候,就有不少人關心教師有沒有車補,但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基本上不需要外出,所以并沒有車補。
當時還引發了部分人的不滿,但是這一次大家都可以放心了,老師也在工資上調的名單里面,而且教育領域是近年來發展的主體,教師的優勢還不僅是這些,未來的薪資待遇也會不斷調整,至少要做到和公務員崗位持平。
教師崗位薪資待遇爭議較大,但師范專業的熱度卻一直居高不下
其實這幾年來,不少人對教師崗位的薪資待遇有爭議。首先是在教育行業中的老師,認為自己的薪資待遇并不高,每個月的基礎工資更是無法保證生活質量。所以希望能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至少月薪不能低于公務員的平均工資。
但是也有人覺得教師的待遇已經非常好了,有的一線城市老師每年的年薪過萬不成問題。而且教師還有很多“賺外快”的方法,通過補課就能賺得“盆滿鍋滿”了。
還有部分家長認為,現在很多教師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上課也是照本宣科,最重要的是逢年過節還會暗示家長“送禮”,這些“外快”放在一起,老師的薪資待遇已經很高了,真的沒有必要一直說提高老師的薪資待遇。
而且別看老師的薪資待遇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每年高考報考師范院校的學生人數也是居高不下,2022年參加教師資格證書筆試的考生更是創造了歷史新高,這些都是在宣告著教師行業的蓬勃發展,他們本身的薪資待遇就并不低。
不同地區老師的薪資待遇不同,老師在崗位上的辛苦程度也并不低
有對教師行業有爭議,認為教師在其位不謀其,但是其實隨著教師“退出機制”的產生,對老師的管理和監督、教學的考核等等已經提高了,教師在崗位上的辛苦程度也并不低,希望家長可以互理解。
而且教師的薪資待遇之所以“眾說紛紜”,也并不是有人說謊,而是不同地區老師的薪資待遇差距確實很大,一線城市的老師和農村教師的薪資差著一大截,這是目前教育行業存在的現狀。
近年來相關部門也在盡可能提高鄉鎮地區教師的薪資待遇,希望能通過保證教師的生活質量,從而提高師范生報考鄉鎮地區教師的機率,也希望通過提高鄉鎮地區的教育資源,可以讓鄉鎮地區的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