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在志愿填報時應對自身實際情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知曉自己在全體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儀高校和專業的基礎上,在院校和專業間找個平衡點,綜合定位學校和專業。既考慮高校品牌,又考慮專業的合適性。
高考志愿填報的建議
1、準確給自己定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考填報志愿前,最主要的是要給自己準確定位。“每所高中每年的錄取情況基本都差不多。因此,建議考生了解學校往年的文理科一本率、二本率,然后對照自己在學校的排位,來對自己合理定位。”
高考考生應從模擬考試的成績、從在區內、校內的排名,估算出超常發揮、正常發揮、失常發揮的3個成績,以此作為填報志愿的基本依據。
2、沖穩守志愿均衡分配
高考志愿填報要均衡分配。前幾個“沖一沖”的志愿可以高于自己的正常實力,中間幾個“穩一穩”的志愿屬于自己的正常發揮,而后面幾個“守一守”的志愿主要是考慮自己發揮失常的去處。
其實沖穩守沒有嚴格界限,把自己正常發揮能夠錄取的院校志愿放在中間位置,上下做延展為妥。平時發揮比較穩定的考生,延展的"幅度可以略小一點。平時發揮不太穩定的高考考生,向下延展的幅度應當寬一點。
3、“沖志愿”判斷要理性
“沖”的志愿最高沖到什么位置,可以是高考考生理性判斷自己發揮最佳能夠夠到的學校與專業。
4、志愿要符合興趣愛好
無論如何,高考考生填報的志愿,以及志愿中的專業選擇,都應當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于不符自己興趣愛好的院校,不應因為不想浪費分數而去填報。
高考志愿填報時要注意什么
1、首先、立足高考成績,這是志愿填報的最重要依據,如果高考分數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亂想、不切實際。
2、遵從內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績的前提下,依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比較理想的大學和專業,力爭夢想成真。考生在正視高考成績這個最大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慮個人的興趣愛好,否則就是脫離實際、一事無成。
小編提示:大家在知道自己高考成績后可以下載《蝶變志愿》APP,進入蝶變志愿軟件,了解查詢自己的成績在全國能上的大學以及更多高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