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香校長訪談
安徽·胡冬梅
(資料圖)
她說,在書香校園建設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具體來說是校長、圖書館館長和學科老師。而校長,應當成為閱讀工作的規劃者、支持者和表率者。
今天,點燈人教育書香校長訪談系列,我們走近全國優秀教師、合肥望湖小學胡冬梅校長。
胡冬梅
全國優秀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學校長。
訪談時刻
Q1
點燈人教育:您理想中的教育是什么樣的?
胡冬梅:
讓每個生命自由舒展的教育。即培養具有健康身心、尊重意識、創新精神與反思能力的人的教育。
Q2
點燈人教育:您理想中的書香校園是什么樣子的?
胡冬梅:
有優質的圖書館,有開放有活力的閱讀課程,有一群熱愛閱讀的師生,閱讀如空氣般重要且自然。
Q3
點燈人教育:在書香校園建設過程中,您覺得最核心的要素是哪些?
胡冬梅:
當然是人,具體來說是 校長、圖書館館長和學科老師。
Q4
點燈人教育:您認為一個好的校長,在書香校園推進中,校長應該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
胡冬梅:
校長應當成為閱讀工作的 規劃者、支持者和表率者。
Q5
點燈人教育:建設書香校園這些年,您覺得貴校最突出的成果是什么?
胡冬梅:
探索出了 優質圖書館建設與應用 “7+1”模式。其中包含了兩個重要子模式,即“七好”要素建設子模式和一套“全閱讀課程”體系子模式。
“七好”要素強調學校圖書館建設的基本路徑與策略,而“全閱讀課程”體系則是對圖書館深度應用的最好回應。
Q6
點燈人教育:建設書香校園時,有沒有遇到至暗時刻?或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又是如何解決的?
胡冬梅:
建校十二年,至暗時刻倒未遇到,只是因為學校規模每年都在擴大,新進教師越來越多,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教師閱讀理解不深、閱讀素養不高、閱讀教學勝任力不足的問題。
我校主要通過持續不間斷的閱讀行動計劃、閱讀專項培訓、閱讀教學研討、閱讀獎勵計劃等多種形式來解決。
Q7
點燈人教育:在書香校園的構建與生長中,“人”是最重要的,閱讀教師團隊的建設是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貴校是如何培養種子教師的?
胡冬梅:
種種子:樹立熱愛閱讀并自覺成為閱讀推廣人的信仰。
給梯子:提供更專業更實務的培訓與學習機會。
壓擔子:鼓勵牽頭承擔閱讀項目或課題的研究。
搭臺子:將其推到聚光燈下,開展講座或示范課。
Q8
點燈人教育:您如何理解“全學科閱讀”?現在進行校園閱讀推廣,似乎更多是語文老師的事。貴校是怎么調動其他學科老師參與?怎么開展其他學科的閱讀?
胡冬梅:
“學習閱讀,并從閱讀中學習”是望湖小學的文化基因,每位教師都是閱讀教師。 “全學科閱讀”是檢驗一所學校閱讀工作是否進入深水區的標志。
我們通過全員培訓、課程設置、課題研究、激勵機制等多種措施來引導并確保閱讀是所有教師的應盡職責。我校“全閱讀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子課程便是學科閱讀課程,我們要求每個學科每學期做到三個一,制定一份學科閱讀書單,上一次學科閱讀課,提交一份學科閱讀教學案例。
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學科閱讀教學研討以及閱讀分享會。今年還成立了學科閱讀課程資源建設項目組,梳理提煉十余年來學校學科閱讀的基本經驗。
Q9
點燈人教育:貴校是如何開展家、校、社共育的?成效如何?有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閱讀層面的優先介紹)
胡冬梅:
十二年辦學實踐,望湖小學形成了 家校社共育1-3-2模式,具體來說,1即是以學生為中心,3指的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區教育三位一體,2是既指由家庭、學校、社區三方教育形成的內部支持(或可理解為直接支持)和由政府及社會形成的外部支持兩個系統,也指融合政府政策指導和社會專家或機構兩個支持系統。1-3-2模式旨在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為學生賦能,為學生服務,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其具體實踐:一是建立共育組織,搭建家校社協同共育的組織架構。二是組建共育隊伍,構筑綜合性服務團隊,三是開展多維實踐,拓寬學生成長的綜合場域。
其中服務學生成長的義工聯盟中就有圖書館義工隊伍,由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共同組成的百人團隊,形成了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并完全承擔了學校圖書館的運營、管理、維護工作。
另外還有一支“小桔燈”故事人工作坊隊伍,隊伍中有家長、有教師,更有學生,成員以故事為載體,通過校園內外的讀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等形式推廣閱讀,廣受好評。
Q10
點燈人教育:書香校園離不開書香型的老師,也離不開書香型的校長。在您的閱讀生涯中,您覺得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是哪本書?或者您最想給老師們推薦的是哪本書?
胡冬梅:
對我而言,不同階段不同領域都有影響重大的書。
例如初任教師時的《給教師的建議》 (蘇霍姆林斯基)、《從教育原點出發》 (何炳章);
創辦“圖書館中的學校”時的《打造兒童閱讀環境》 (艾登·錢伯斯)、《閱讀的力量》 (斯蒂芬·克拉生)和《朗讀手冊》 (吉姆·崔利斯);
研究學校管理文化時的《服務型管理》 (謝麗爾·巴舍爾德)、《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 (帕特里克.蘭西奧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