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歷史是輝煌的,辦學底蘊是深厚的。
南京中醫藥大學一直被譽為“新中國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學校不僅主持編寫了第一套中醫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學大綱,也為新中國現代高等中醫教育輸送了第一批師資,培養并誕生了承淡安、葉橘泉等新中國中醫藥界最早的院士,從這里走出了9位“國醫大師”,占到了全國的總數三分之一、5位中醫藥界院士,占到全國總數的一半。
南京中醫藥大學在江浙等沿海省份擁有很好的口碑,客觀來看,近兩年的院校排名,學校在中醫院校內排名靠前,中醫專業及相關專業也是世界頂尖水平,國內首批中醫高等學府,出過好多國醫大師。
(相關資料圖)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一共有6個參評學科,其中,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學科為A-;護理學、藥學為B類;公共管理為C-。
作為我國五所最好的中醫院校之一,學校雖然不是985、211,南京中醫藥大學底蘊還是有的。不過,在得到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后,學校的“雙一流學科”中藥學一直被人詬病,沒有拿到A+,說明實力還有待提高。
目前,第五輪學科評估已經完成所有的工作,只是還沒有得到官宣,部分成績好的院校已經拿到了評估結果。南京中醫藥大學會在此輪評估中交出怎樣的成績單呢?或許,可以從學校的新年賀詞中揣測一下。
在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新年賀詞中寫道:2022年,我們中流擊水、踔厲奮進,矢志一流再攀南中醫高峰。入圍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取得優異成績,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國自然”立項數再創新高。
學校在賀詞中雖然沒有具體提及哪些學科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但從各方面的消息整理而來的是,中藥學或許拿到了一個A+,而中西醫結合、中醫學分別提升了一個檔次,各拿到一個A;護理學、藥學各拿到一個B+。
這正好與先前在各大自媒體曝光的消息是一致的。這也就意味著,江蘇的雙非院校中,又多了一所擁有A+學科的大學。
不過,對于中醫這個學科,很多網友也表示了擔心。雖然近些年一直都在扶持中醫、中藥,可很多人卻更相信西醫。我國的中醫藥每年都會有成百上千個新產品上市,為什么國外的藥監局不太認可呢?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在全國各大城市里,我們隨處看到的是西醫醫院,藥店里買的藥都是西醫,但是中醫藥藥店卻很少,甚至想找一家中醫醫院都很困難。
韓國有20多所韓醫科大學校,日本文部省要求80多所綜合大學或醫科大學設置漢方課程和研究,其中60多所有漢方診所,甚至連澳大利亞都有了悉尼中醫學院。中醫藥如果再不及時擴展國際影響力,甚至現在中醫這個稱呼也很容易在國際上會被日韓倡導的“東方醫學”替代了。
再次向南京中醫藥大學表示祝賀,希望南京中醫藥大學能夠再接再厲,加強學科建設,為我們的中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