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最近的甲午年是1894年、1954年、2014年、2074年、2134年。中國傳統紀年農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31年稱“甲午年”。以下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余34,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1,除以12的余數是7,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歲次內均為“甲午年”。
甲午年都發生了什么事情
中日甲午戰爭,是指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回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松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于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于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甲午年計算方法是什么
甲午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31個。前一位bai是癸巳,后一位是乙未。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甲屬陽之木,地支之午屬陽之火,是木生火相生。中國傳統du紀年干支歷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31年稱"甲午zhi年"。
以各個公元年份,年份數除以60余34,或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1,除以12的余數是7,干支紀年以立春為歲首。而農歷借用干支來紀年時是自當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內均為"甲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