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因為立春節(jié)氣是按照農歷來的,而農歷年和公歷年的總天數一直相差10~11天,而為了讓公歷年和四季對得上,所以人們采用閏月的方法來平衡這個問題,也就是在每19年里會加入7個閏月。根據這個原則來看,在2023年出現兩個立春節(jié)氣也是不奇怪的。
2023兩個立春在什么時候
第一個立春:2023年2月4日,農歷正月十四。第二個立春:2024年2月4日,農歷臘月廿五。而且在民間還有“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這句話指的是,如果當年出現雙春年,那么十個牛欄九個是空的。大家都知道,以前那個農耕年代,耕牛可以說是耕田的好幫手,遇到雙春年說明當年冬季較為寒冷,來年開春莊家長勢好,牛圈里的耕牛都去干活了,自然牛欄就是空的。
雙春年中的春指的是立春節(jié)氣,因為2023年閏二月,所以出現了兩個立春,即為“雙春”年,也就是說農歷2023年,有兩個立春節(jié)氣。
通過日歷可以看出,兩個立春一個是在2023年2月4日,農歷正月十四,而另一個是在2024年2月4日,農歷的臘月二十五,正好年頭年尾兩個立春。
其實一般出現雙春年的年份,往往下一年(農歷)就會是無春年(也就是下一年農歷中沒有立春節(jié)氣,比如2023年是雙春年,那么接下來2024年農歷中就是無春年)。
立春節(jié)氣的簡介
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二十四節(jié)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jié)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于每年公歷2月3-5日交節(jié)。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
立春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的北回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jié)律不一,“立春”對于很多地區(qū)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