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者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存在的毛病各種各樣,其中有比較普遍和嚴重的和不那么普遍和嚴重的。 試圖在短時間內解決所有的毛很不現實。我們只有找 到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癥下藥,才有可能提高我們語言學習某方面的能力。
(相關資料圖)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英語寫作方面許多人都容易犯的一個典型錯誤。
美國西雅圖大學的Eli Hinkel教授長期致力于第二語言寫作研究,著有《第二語言語篇》(Second Language Writer’s Text: Linguistic and Rhetorical Features)一書。Hinkel(2003)教授曾對206篇美國大學一年級學生作文和877在美國就讀的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阿拉伯國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寫作的作文進行了對比分析, 發現這些第二語言作者“使用的句法和詞匯結構極度簡單”(employ excessively simple syntactical and lexical constructions),其中包括:
1.過度使用系動詞be, there –be句型;
2.過度使用內隱動詞(private verbs,如believe, feel, learn, study, think, understand);
3.過度使用外顯動詞(public verbs,如say, state, talk);
4.過度使用模糊名詞(vague nouns, 如people, thing, way, society,stuff)。
如何理解“過度使用”?關于這個問題,我有兩個認識:(1)如果在一段不長的段落里,你連續兩次使用“I think”這可以被視為“過度使用”。(2)即使在一段不長的段落里,你只使用了一次“I think”, 但由于你的同學也使用了“I think”,這也等于“過度使用”,因為別人的用詞與你的雷同,從總體上說在閱卷人眼力這也是“過度使用”。
我有一個小建議:你可以設想別人很有可能在描述某個問題時會使用“I think”,這個時候,你應回避使用“I think”,不 妨用“I figure”等表達方法來替代。又如,你估計其他同學很有可能會使用“There are 50 students in our class.”,你不妨使用“Our class consists of 50 students.”或者“Our class is made up of 50 students”。當然,問題關鍵在于你的語言積淀要足夠豐厚,這樣在表達的時候才會做到信手拈來,不至于文思枯竭。
在更早的一篇文章中,Hinkel(1997)也發現,來自以上文化背景的第二語言寫作者 過度使用諸如以下模糊手段:
a lot of, many/much, hundreds/thousands of, at
least/best,always/often/usually/never, excellent/good/bad,maybe/ perhaps/probably, as everybody knows, clearly,of course, certainly
我國學者文秋芳、丁言仁和王文宇(2003)對我國英語專業的學生做了研究,發現我國高水平英語學習者的書面語“表現出較強的口語化傾向”,例如過度使用人稱代詞、強調小品詞和模糊詞。 作者認為這種現象很可能源于教學方法的不同。
筆者的觀點是:我國高水平英語學習者的書面語都如此(“表現出較強的口語化傾向”),更不用說那些低水平的英語學習的作文了。盡管高水平的英語學習者的書面語具有口語化的特征,但起碼沒有太多的語法錯誤。他們的書面語存在的毛病是文體是否得體的問題,而低水平的英語學習的作文存在的毛病不僅是文體不當, 而且是基礎語法的問題,后者令英語教師們頭痛不已。
文秋芳等學者雖然指出了可能是源于“教學方法的不同”,我猜想他們是在委婉批評我們的一些教師的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方法。事實上,盡管多年來我們在閱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我們的閱讀教學很少結合寫作技巧來進行,導致了“重閱讀輕寫作的現象”(其實,閱讀也沒有真正重視過),學生的寫作水平長期上不去。 正如王初明教授(2020)指出的,“英語學習是一個‘續’的過程”。我認為“寫作”這個環節應該與“閱讀”緊密相連。
這個問題并不難理解。只要我們認真想一下,我們平時的閱讀與寫作是多么脫節---所寫非所讀:學生們寫的東西并非建立在模仿課文的用詞、觀點展開以及文章的結構等方面,這無形中使他們認為寫作與閱讀是毫無關系的。 從某種角度來說,閱讀是為了給寫作提供充分的“后勤補給”。但是,現在許多學生的寫作卻是遣詞造句方面過度“自由發揮”?!盁o憑無據”地胡寫只能寫出不倫不類,毫無章法可言的東西。
怎么辦呢?
我們要在以下三個方面提高閱讀和寫作的訓練水平:
1.提高閱讀量和閱讀質量。光是靠課堂那點時間閱讀顯然是不夠的。學生沒有養成在課后自主“精讀”和“泛讀”結合的習慣(建議大致的比例為1:3,讀一篇精讀文章,看三篇泛讀文章),英語的閱讀量永遠也上不去,英語教師在課堂再怎么努力也是收效甚微的。
沒有量變便沒有質變?!伴喿x質量”通俗來說就是“讀懂句子”、“讀懂段落”、“讀懂文章”。當我們大比例讀懂了一篇文章,我們心中會感到強烈的喜悅感和成就感?!伴喿x質量”是循序漸進的,如果一個學生從剛開始只能夠理解文章的百分之五、六十,逐步增加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九十五以上,那么他的“閱讀質量”是令人稱贊的,英語學習的道路一定會一片光明。
2.加強寫的量特別是仿寫的量。
當閱讀量和閱讀質量上去之后,寫便是水到渠成。我對“水到渠成”的理解是:當你某件事做好了之后,與之相關的下一件事情會自然出現。因此,抓閱讀量即是在給寫作做好鋪墊。盡管這樣,我們依然要加強寫的量和仿寫的量。上面第一點里說許多學生的閱讀量不夠,事實上學生寫的量就更少。我們很少見學生們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寫作之外會額外地進行自主性寫作訓練。我們完全可以這么說,仿寫量沒有達到就不可能有寫作的質量。因此,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仿寫訓練。一篇好的課文里面總有一些詞,一些句子和某個段落非常值得我們去好好模仿的。
3.培養學生邊寫邊悟的習慣。
寫作和閱讀一樣需要仔細品,慢慢悟。靜不下心來感悟,我們學不好英語。現實情況是:許多學生寫完作文之后連認真檢查這個環節都省略了就急忙交上去,哪里還談得上“邊寫邊悟”?針對這一情況,建議教師在讓學生交作文之前,給他們幾分鐘時間再看一下自己的作文,實在發現不了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換一下作文。文章是越改越好的?!皃roof-reading”主要由學生自己完成,但是偶爾讓同學協助我們潤色我們的習作,這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當然,這個里面要注意細節。譬如,我們可以專門安排寫作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看看寫作能力強的學生的作文;讓英語作文寫得比較好的學生之間互相交換也很有益處。學生看完之后可以讓他們談一談感悟。請大家相信,在課堂上花這些時間很值得。
來源 | 李陸桂Englishlearner
明師俱樂部進行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注明師俱樂部
明師說11+12
《明師說:讓新課標在英語課堂真實發生-30個中小學案例精選》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免費領取 | 教育部都點贊的鼎鼎大名牛津書蟲系列1-6級PDF+音頻!
連夜整理!2023央視兔年春晚隱藏的各科中高考考點,一個知識點都不能錯過,速速收藏!
99個關于春節的英文表達,教你用英文描述傳統習俗!
寶藏資料 | 這波經典中國故事英文課件建議收藏!
10000套教師PPT課件模板,直接領??!
兔年到,新年好~關于新年的十個關鍵詞,你一定要get
英語背誦的21個好方法,適用于寒假彎道超車
100個經典中國傳統文化英文動畫來了,春節假期最好的學習素材!
200篇英語干貨合集,給身為英語老師的你送一份新年禮物!
教學資源、精彩活動、趣味互動
福利折扣、在線咨詢
明老師微信ID:iminglaoshi12
請不要重復添加明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