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你是愿意做鄉村教師,還是做城區教師?這應該是沒有什么異議的,誰都愿意當城區教師——人往高處走嗎?
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城區教師盡管工作累,但是他們生活環境好,學生質量好,家長素質高,出頭露臉的機會多,更容易干出成績,也更容易拿到更高的職稱,福利待遇要比鄉村教師更高一些。
(相關資料圖)
但是,鄉村教師是不是就那么讓人想不起來呢?其實,也并不是如此,畢竟鄉村教育是整個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那些常年在鄉村中小學堅守的老師,就像蠟燭一樣,默默地犧牲著自己,卻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這對于鄉村教師來說,是很不公平的,尤其在職稱評審這一塊。
鄉村中小學的老師,因為教學任務重,并沒有更多的精力做一些實際的課堂教學以外的事情。什么教育教學論文,什么公開課,什么課題研究等等,對于他們來說,都是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做的。而這一切,都是職稱晉升必不可少的條件。
而什么市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對于鄉村教師來說,也是遠遠沒有機會的,因為他們再怎么付出,都沒有辦法和城區的教師相比較。而這也是他們一個不能順利地評上高級教師的一個必須跨過的坎——必備條件之一,你拿不到,就只能望洋興嘆。
而現在,山東省的鄉村教師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一回,因為他們在職稱評審上,終于跳出了固有的枷鎖,被政策的曙光所照耀——工作10年可以評中級,20年以上就可以評高級,而且不受單位的崗位數限制,直接走綠色通道。
而享受到這個政策紅利的鄉村教師那可是很多的。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已經有4.6萬鄉村中小學教師獲得基層高級職稱,9萬余人通過直評拿到了中級職稱。
為什么鄉村的教師在職稱上長吁了一口氣呢?就是因為山東省創立了“雙定向”的基層職稱制度。在鄉村教育領域,設立專屬基層的中小學高級職稱,對鄉村中小學教師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為了保證這個政策的落實,他們制定了中小學教師職稱專屬評價標準,并將評審權下放到各區市。
職稱問題一直是鄉村教師的老大難問題。以前,只要一提到職稱的問題,許多鄉村教師都會一個頭兩個大——沒有條件,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除了眼巴巴地望著,就沒有了應對的方略了。而現在好了,只要自己扎根鄉村,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心無旁騖,撒了歡的干活,教好書育好人就行,而職稱的問題就等著時間去解決,不需要再像過去那樣勞心費力了——這是多美的一件事!恐怕大多數鄉村中小學教師都會在睡夢中笑醒吧。
在這個政策出臺之后,城區的教師可就不干了——他們憑什么就能直接按照教齡自然晉升呢?鄉村中小學沒有多少學生,上課輕松,改作業輕松,還不需要一天到晚盯著班級,也沒有自己那么累——學校的領導盯著成績,家長們盯著成績,這壓力要多高有多高。而且在城區,一天到晚,兩頭不見太陽,一天到晚,累個半死,而職稱還是遙遙無期,這不是讓人感到悲催嗎?
就是在城區里,盡管許多教師能順利地拿到高級職稱,但是因為名額的限制,還是有不少的教師很難拿到高級職稱,因為高級職稱評審的條件盡管能達到,但是想要走出學校機會還是很難——因為每一個人都很優秀,你要想勝出,只能是比他人更優秀才行。
所以,看到鄉村中小學教師能輕松地拿到高級教師職稱,他們自然心里失衡,眼紅是必然的。而最不愿意接受這個現實的就是城市郊區的一些鄉鎮——鄉政府換個馬甲變成了辦事處,鄉村中小學自然也變身為城區中小學了。這樣一來,這些老師就基本上很難拿到高級職稱了。對于他們來說,這自然是不能接受的,喊的也是最兇的,但是能改變什么現實呢?
其實,他們嚷嚷也只是嚷嚷,真的要他們回到鄉村中小學,恐怕沒有幾個人愿意離開——人往高處走,誰不愿意往城市,往一線城市走呢?
親愛的讀者,對于山東省鄉村教師能夠根據教齡直接晉升,而城區教師竟然就紅了眼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注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