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考研成績公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雖然系統還沒有正式開放,但據部分考生透露:有些學校的專科課,已經能查到成績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也讓等待的學生更加焦灼,而心思穩重的學生,已經開始準備復試科目的復習了,成功上岸似乎就在眼前。
可在這時,一位985大學的碩士生導師,卻給很多女同學潑了冷水,導師直言:最好別來女學生,一番話讓女同學緊張不已:現在考研也有“重男輕女”嗎?
家長對男孩、女孩有偏好倒也情有可原,甚至在中小學階段,都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男老師更喜歡可愛的女同學,而女老師則更喜歡嘴甜的男同學。
沒想到,到了研究生階段,高學歷的大學導師,也免不了陷入這種認知,更令人意外的是,說出這番言論的老師,其實也是一位男導師。
作為考生,也很擔心導師有這樣的偏好,這意味著自己的面試分數很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會被不如自己優秀的男同學搶走了入學的機會。
但現在的考研實在太卷了,一大半的學生都是備考兩年,才好不容易有機會進入理想院校的復試,如果因此性別問題落榜,那內心很難平復。
在一次考研復試的研討會中,兩位男導師就本年的招生情況進行了探討,巧的是,二人都表示:今年不想再招女學生。
但無奈,近些年進復試的學生中,女同學的比例更高,因此就算導師想多招男研究生,也得受到現實因素的制約。
一位研二在讀的男同學,向我們揭示了背后的真相。導師不想招女研究生,是現實的無奈,并非是老師“重男輕女”。
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在讀研階段,男研究生更符合導師的心理預期,各方面的優勢都更加明顯。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男同學體力更好,在實驗中,能幫助導師在需要出力氣的項目中,分擔重要部分。
導師更青睞男研究生,但現實因素卻導致進面的女同學更多
而作為研究生導師,最大的心愿不是學生發表多少學術論文,而是希望自己的研究生畢業后,能繼續跟著自己讀博。
很顯然,男同學更適合讀博,且有毅力堅持下去,而女同學則不然,很容易受到年齡影響,早早地打算結婚生子、回歸家庭。
女研究生一旦結婚,讀博肯定沒戲了,而且科研工作也會受到影響,導師想找學生談論文的事情,都要面臨很多“不方便”。
而結婚成家這件事,對男同學的影響則微乎其微,有些同學在結婚后,反而能沒有后顧之憂地繼續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這才是導師更青睞男同學的原因。
近些年,參加考研的人數增加了,但男同學的比例卻越來越低了。在考研的筆試環節中,女同學相比男同學而言,更具備優勢。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很多女同學在備考中,更能耐得住寂寞,認真復習,努力備考,而男同學則更多選擇半途而廢,考著考著就去找工作了。
因此造成了最后坐在考場上的考生,女生比男生更多。加上女生復習比較心細、認真,所以筆試成績普遍好于男同學,因此能進入復試階段的學生,也自然女同學更多些了。
雖然導師有自己的偏好,但也架不住現實因素的影響,就算不情愿,也不能只招男研究生,不招女研究生。
寫在最后:
筆者看來,導師的這種想法,雖然有現實原因所在,但還是太絕對了,男同學和女同學,在性格優勢和科研特點上,都有各自的特點。
也就都存在不同的優缺點,沒有完美的學生,自然也沒有完美的性別,若想學習、科研更加順利,還需要研究生們“男女搭配”。
但導師作為“老師”和“引導者”,心里有偏好很正常,可直接說出來,就不太合適了,不僅有失自己作為導師的身份。
還容易引起學生對導師,乃至錄用結果的質疑,會讓一些女同學誤以為:老師的“重男輕女”,導致考研復試的公平性受到了影響。
在這個社會環境下,教育水平越來越高,也自然更加注重“男女平等”,只要能力過硬,學歷過關,女同學在任何領域,都能做出不遜于男同學的成績。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