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教洼地”,大多數網民都能脫口而出:兩河(河北、河南)+兩西(江西、山西)。這四個省份中,伴隨著第二輪的雙一流名單出爐,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院校的入圍,也讓河南和山西距離“擺脫”高教洼地的名聲又近了一步。
而“高教洼地”這個別稱,恐怕除了這四個省份,還有其他省份被忽略,甚至可以用“高教荒漠”來形容,就比如邊陲高教洼地的青海省。
青海,因省內擁有全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而聞名。擁有全國第四大的全省面積,卻在人口總數上排名倒數第三,這也讓青海這個西北地區的重要省份,存在感非常低。
(相關資料圖)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高等院校的數量上整個青海省只有12所大學,其中本科4所,高職高專8所,還不及中東部地區一座城市擁有的高校數量多。
4所本科院校中,青海大學是青海的第一高等學府,也是發展水平最高的,入選211、雙一流。第二梯隊的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第三梯隊的青海大學昆侖學院,在實力和名氣上難以形成巨大優勢。
要想發展經濟,擁有幾所好的大學自然是有利的,用城市來幫助大學飛速發展,用大學來反哺城市的經濟建設,兩者相輔相成。青海,確實需要多一點的大學。
近日,根據相關媒體報道,青海將要迎來一所全新的“省會大學”,該學校占地面積達到1640余畝,校園建設總投資達到23億元,其中的30棟單體建筑已經完成封頂工作,日后將會建設成一所應用型理工類大學,他就是西寧大學。
西寧大學是由原青海大學昆侖學院為基礎建立,建成后的學校預計招生規模將達到17000人,以工科為主,將在2024年實現首次招生。這將填補青海省理工類院校的空白,繼續優化青海省的高等教育資源配置。
也就意味著,一所全新的省會大學,即將在西寧這座省城打開新的篇章。
青海大學昆侖學院是一所創建于2004年的民辦獨立學院,以青海大學作為辦學主體,是一所偏向應用型的本科院校。
學校擁有生物技術、環境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21個本科專業,擁有在校生4000余名。
從昆侖學院的學科建設來看,學校的師資力量多來自青海大學。目前學校與青海大學本部相距幾公里,大一大二學生在昆侖學院讀書,大三大四搬到青大本部,可以享受青海大學的硬件設施。
總體來說,學校是一所偏向工科的應用型院校,實力在青海省還算不錯,只是有很多校友吐槽,學費太貴。
作為青海全省唯一的一所獨立學院,昆侖學院如果轉設為公辦本科院校,這樣青海又將增加一所實力派的本科院校。
沒有985,只有一所“政策性”211,青海這個西北重要省份,離開我們的視線太久太久。西寧大學的成立,或許會讓這個孤寂的省份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