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令大學生頭疼的就是畢業后找工作,因為現在就業形勢不太好,所以大學生要想找一份工作還是有難度的,并且也難免會入坑。
畢竟現在的大學生沒有任何社會實踐,就像小白鼠一樣,所以很多公司都會給大學生進行畫餅,而且普遍大公司都會各種洗腦,小公司則是畫大餅。
(資料圖片)
為此也會有學生選擇走校招,畢竟這都是學校篩選的企業,尤其是名校的校招,機會和渠道也會更多一些。
不過在大學生看來走校招是比較穩妥的,但實際上學校也只是負責篩選企業,對于企業的思想也并不了解,甚至有些企業對大學生根本不負責。
其實不管是名校的校招還是普通院校的校招,都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明明已經通過了筆試和面試,就是遲遲不給結果。
為此也是引起很多學生的反感,畢竟這樣一拖再拖也會耽誤學生找工作的時間。如果不等直接去面試其他工作,又怕到時候自己被錄取。
要是等的話,又怕自己到頭來白等,學生也是又糾結又焦慮,根本不知該怎么辦,不知道企業是故意拖延還是真的需要審核一段時間。
但是在過來人眼里這就是企業常用的“斷子絕孫式招聘”,主要就是大面積撒網,在學生通過筆試和面試后,就故意拖延大學生。
為的就是防止有能力或者是優秀的大學生去同行那里工作,以免給自己公司造成壓力。所以就會遲遲不給大學生結果,并且一拖再拖,告訴學生再等等。
還有些企業,利用春招和秋招的時候,給出很多招聘名額,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才。而學生也會認為招聘這么多人,并且入職率也很高,所以就會有很多大學生被吸引過去。
最后大量的應屆生去公司實習,此時學生還在暗自竊喜,以為自己找到了不錯的崗位,單純的以為只要實習期過來,就能夠轉正。
但是沒想到,最后能堅持下來的根本沒有多少人,因為工作期間公司會頻繁調動崗位,甚至工作地點也會有所調動。
所以最后根本沒有多少人能經過考驗,并不是因為學生技不如人,而是公司壓根就不需要那么多人。
所以這種方式也被稱為“養蠱”的招聘方式,最初通過大量招聘的方式,最后留下的根本沒有多少人。
并且還有一些“挖角式裁員”,比如公司來挖員工,給加工資按照50%,結果員工真的心動了,便主動辭職去新公司,沒想到最后干了一個月被開除。
但是不管是哪種方式,最后坑的都是當代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生,耽誤的也是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沒有辦法回來的。
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當心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無論是名校還是普通院校,學校都會為了提升就業率,讓各大企業來學校進行校招。同時導員也會鼓勵大學生進行校招,跟學生講校招的好處。
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學校的就業率,畢竟校招的好與壞,只有學生親身經歷過后才知道,俗話說的好: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試了才知道。
由于被貫徹的思想太多,所以導致很多大學生都會認為校招要比社招更靠譜,并且很多大學生也是為了校招而做足了準備。
不過學生不知道的是,現在的校招也有很多套路,尤其是一些“大廠”,學生在找工作或者是簽約的時候,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小心被一些無良單位玩弄于股掌之中。
相信很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被企業畫大餅,或者是被各種洗腦,這都是經常的事情,甚至入職后,與當時面試的崗位根本不同。
所以大學生一定要小心,不要再當“炮灰”了。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學生也可以向過來人士請教一些問題。
同時自己也要有慧眼識珠的能力,不要單聽企業的言論,特別是在面試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并且也是自己發現問題的最好時機。
總結:
大學生也要明白,工作和學校是不一樣的,學生也要有足夠的適應能力,并且在工作上沒有人會慣著你的脾氣,所以要學會收斂。
在工作中一定要認真,展現出自己的工作態度。找工作時也要對各個企業做好全方面的了解,避免入坑,同時學生一定要珍惜自己應屆生的身份,能給你帶來很多優勢。
今日話題:你在找工作的時候,遇見過哪些奇葩的事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