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資料圖片)
①揉面粉效應:面粉加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很容易散開。但揉的次數多了,就有了韌性,不易散開。人走上社會,就像面粉一樣被社會不斷地搓揉,剛開始可能會散架,若受得了揉搓,越揉反而越韌。
②保齡球效應:保齡球投擲的對象是10個瓶子,如果每次都砸倒9個,得90分:如果每次都能砸倒10個,能得240分。只要每次優秀一點點,就可能贏得更多機會,實現人生效應的逐級放大,最終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距。
③破窗效應:如果一幢建筑的窗子破損,又得不到及時維修,就可能有更多的窗子被打破。這是說,不良的環境容易滋生不良的行為,人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綜合上述=則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賞析】:破解效應之道,上好人生必修課
宇宙間總有一些現象令人困惑卻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為我們打開一扇扇破解人生困境的天窗,比如眾所周知的蝴蝶效應、馬太效應。再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揉面粉、保齡球、破窗效應等等,都包含著這樣的玄妙哲理。
人踏進社會就如小兒學習游泳,不嗆幾口水是難以諳習水性的。十幾年的書本學習,只是讓你具有了某種潛能,對于是不是能讓這種潛能變成實際的能力,甚至成為一名游泳高手,恐怕那還得經歷幾番搓揉,搓揉的過程是你與社會磨合的過程,也是個人與社會相互塑造的過程,說得好聽一點這也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否則很容易被水溺死。所以辯證的看待揉面粉效應,對于我們這些即將踏入社會的青年來說,正是我們進入社會的第一課。
當然要想成為真正的游泳高手,保齡球效應當是我們接下來要必修的第二課。
每天優秀一點點,騏驥乘風紅旗展。或許你不能像擲保齡球那樣百發百中,但只要你不放過每一次機會,力求將自己每一擲投到最好,那保齡球效應就會呈現出來了,這正應了韓愈那一句話“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皆出于此乎?”人生的分水嶺就在這樣日積月累中逐漸形成了。王陽明并非生而為圣,而是早早就存有一顆向圣之心,且日日以圣人之高標來要求自己,砥礪自己,這樣自覺、自律的人生追求,自然會造就卓絕不凡的圣人人格。由此可見,每天優秀一點點之于我們的人生之路,何其重要。
當然僅有主觀上的努力還是不夠的,客觀環境的影響作用也不可忽視。關于這一點,“孟母三遷”的故事,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頗有借鑒意義的范本。但我們人生在世,又怎能擺脫得了環境的影響。除了遠離不良環境之外,自己若能對不良環境有足夠的警惕,對第一扇被損害的窗子及時進行維修,不任其蔓延開來,形成連鎖反應,還是能夠及時止損的,甚至能恢復其原有生態。所謂“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即指此也。這就需要我們有慎獨精神,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有防微杜漸的意識。曾國藩曾云:“居有惡鄰,坐有損友,借以檢點自身,亦是進德之師。”可見,縱被不良環境所環繞,只要你有足夠的定力,深厚的修為,就能化被動為主動。越是環境不好,越要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三遷”是一種辦法,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不但保證自己不被惡劣環境所吞噬,還能影響環境,促進不良環境的改善,這大概是破窗效應所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吧。
人生之路,道阻且長。凝結人類千百年的智慧所形成的各種效應包含著許多精微的哲理,需要我們去體察、感悟,并用以指導我們的人生。唯其如此,我們才能在社會這個大熔爐里百煉成鋼,成為祖國復興大業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