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學畢業生的逐漸增加,本科學歷的逐漸貶值,考研成為了很多本科畢業生的首選。考研,不僅僅意味著學歷的提升,也意味著未來就業面會更加寬廣,工作晉升渠道也會更加鮮明。
但是隨著考研報名人數的增加,很多學生辛苦備考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最后難免還會遺憾落榜。就拿2022年的考研來說,因為報名人數比較多,內卷程度很高,高分考生比比皆是,大部分專業的國家線直接上漲了5分到10分。
這也導致了很多學生遺憾落榜。學生為了能考上心儀的大學院校,也開始“逆向考研”。比如985高校畢業生報考211院校的研究生,211院校的畢業生,選擇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報考等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還有一些學生會放棄報考學碩,選擇專碩的研究生的報考。就是因為在考研中,專碩的研究生要比學碩的錄取分數線低一些。
但是等到學生們被錄取之后會發現,專碩和學碩的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相比較學碩來說,專碩的考研成本會比較高。雖然說不管是專碩還是學碩,每年都會得到獎學金,足以承擔學費。但是畢竟專碩的學費會比較貴,部分專業專碩的學費會是學碩的3倍不止,如果學生們被這樣的專業錄取,未來讀研期間的成本會比較高。
除此之外,隨著大部分高校的擴招,目前很多學校住宿的資源比較緊張,部分高校已經不再為專碩研究生提供校內住宿了。
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們讀研的經濟成本。也是學碩和專碩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差距。除了在經濟成本上的差距之外,專碩和學碩在社會認可度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
相比較專碩來說,學碩的社會認可度會比較高。尤其是在一些科研領域中,學碩更加吃香。所以專碩一般是已經就業,并且工作崗位也不錯,工作未來的晉升出現了需要提高學歷的情況,這類人才會報考專碩。
而且專碩和學碩兩者的學習模式不同,培養方向也不太一樣。學碩主要是培養學生們在學術方面的提高,對學生論文的書寫要求很高。但是專碩就不同了,一般來說更容易畢業一些,這也是兩者一個較大的差距。
分析:
雖然說專碩的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學生們報考專碩會更加容易上岸。但是學生們還是要注意,專碩這學碩的差距,不要等成功上岸之后才后悔。
在國家線下發之后,如果學生們通過了國家線,但是并沒有通過第一志愿報考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那么會有機會進行調劑。
但是這個時候學生們要注意,報考學碩的學生可以調劑到專碩,但是專碩是不能調劑到學碩的,也就是說選擇學碩的學生在調劑階段會有更多的選擇,更容易上岸。
“專碩”不斷發展、擴招,研究生教育,未來或將成為專碩的主場
雖然說專碩和學碩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從目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趨勢來看,專碩的比例在逐漸增加。從教育部發布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來看,預計到2025年,專碩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會擴大到碩士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而且這幾年來,很多高校的部分專業也調整了專碩學年制,從之前的2年、2年半,調整陳給3年。從這個發展趨勢來看,專碩學年制延長或將逐漸成為常態。
早在之前的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文件就表示,教育要培養應用型、技能型還有復合型的人才,要加快發展專碩研究生的教育。
從近年來專碩招生人數就能看出來,比例已經逐漸超過學碩了。所以,盡管學碩專業目前還是大部分學生的報考目標,而且整體的含金量也要比專碩高,但是按照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專碩似乎也將慢慢轉型。
而且專碩在逐漸轉變,延長了學年制之后,整體的學習模式等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學生們也不用擔心專碩、學碩的區別,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并且合適的專業就可以。
目前2023年的考研國家線還沒有出,相信很多學生都比較緊張,不知道能不能被心儀的院校。但是只要學生們通過了考研國家線,就能獲得調劑的機會,未來上岸的可能性更高。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