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了一大難題,同時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畢竟現在畢業生越來越多,但是各行各業招聘人數還是有限的。
所以現在就出現了狼多肉少的情況,典型的供不應求。為此導致很多大學生畢業后就會面臨著失業的困境,這也讓大學生陷入苦惱,難道辛辛苦苦上的大學,最后白讀了嗎?
尤其現在很多企業還提高了就業門檻,比如看重高學歷或者是名校。并且現在很多就業市場也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找不到人才。
(資料圖)
所以有些企業為了引進人才,只能給出更高的福利待遇,畢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針對不同學歷不同院校,都會給出不同的福利待遇。
南昌人才引進名單,一半是“海歸碩士”引爭議,本土985不如國外?
其實現在有很多大城市都會為了引進人才給出一些豐厚的福利待遇,比如985或者211院校的畢業生,或者是高學歷的畢業生,這些都是非常吃香的。
但是尤其現在就業市場競爭過于激烈,可能即便是擁有名校光環或者是高學歷可能在國內大城市也很難立足,畢竟現在大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但是相比較對于海外留學生的高學歷,顯得更加吃香,既然你江西南昌也是公開引進優秀的畢業生,一共是118名碩士畢業生。
不過在名單中就能看出,其中有62位大學生都是從國外引進的留學生,甚至占領名單的一大半。
這也引起很多人的質疑,認為這些國外的高校畢業生含金量太低,有些還不如國內211高校的碩士畢業生呢。
但是也有網友覺得,難道香港大學和悉尼大學還能算是水碩?同時網友也覺得:國內的碩士卻很少,翻不過的浪浪山,只能繼續努力了。
不過也有細心的人發現,這些招聘的學生專業和崗位都有存在不符的地方。簡單來說可能只要是國外的學生,即便是專業不對口,那么也是有機會調整的。
可是對國內的優秀畢業生就沒有這么高的福利待遇,為此也是引起很大的爭議,難道是本土的985不如國外的學歷?
甚至有人表示:不如看看這些海歸碩士的第一學歷,是否就讀于本科名校,這也能體現海碩 的真實水平,讓人心服口服。
而我國碩士研究生幾乎都是3年制,但是這些國外碩士,有的是兩年制,甚至還有一年制的,幾乎只要家里有條件就可以讀。
這也引起很多人的擔憂,怕被鉆了空子,如果真的情況屬實,還不如把更多的福利待遇給本土的畢業生,雖然說國內也有野雞大學,但是國外也是有的,留學也是需要看學校的含金量。
人才的引進更應該看重學生的含金量,不能只看重“海歸”的光環
相信很多人對南昌引進的人才都有很大的質疑,但是引進的條件也要更加看重學生的含金量,不能只看重“海歸”的光環。
畢竟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有一些野雞大學,存在一些水分的。所以無論是從學歷還是名校上,都應該格外的注意。
不少人都覺得留學生的含金量要比國內的大學生含金量高,就因為國外的教育水平要比國內先進。
但是我國對于教育方面也是在不斷的提升,近些年來,畢業生的含金量也是有所提高的,甚至有些畢業生的含金量不比留學生差。
不管怎么說人才的引進,就是需要公平的競爭,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會有人才的出現,但不能僅因為是留學生,就放棄國內的人才。
這些都是需要公平公正的,理應給本土畢業生一些機會,尤其現在國內大學生就業形勢還是比較困難的,如果都引進國外的留學生,那么就會導致國內人才被大量淹沒。
不過每個城市都會給畢業生提供就業的機會,能不能抓住就看自己了。而本土畢業生也更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含金量,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用實力戰勝留學生。
同時不同地區人才引進的政策也是不同的,基本都是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學歷,當然學歷越高也就越吃香,這點也需要根據當地的政策來決定。
結語:
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努力發揮自己的自身價值,讓HR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學歷雖然只是一紙文憑,但卻也是一個敲門磚。
但是也不能全看學歷,更要注重大學生的個人能力,有時候能力也會大于一切,所以不管怎么說,大學生也需要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今日話題:你對于這件事情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