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河南人民期盼已久的985大學,終于明確來豫布局!
(資料圖)
據河南日報消息,位于鄭州的中原科技城今年將重點引入5—11所高校研究院所和省科學院研究院所。目前,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等14所國內外一流高校已表達強烈的合作意愿,其中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已明確將設立鄭州研究院。
以上3所即將在鄭設立研究院的985大學,是否會承擔教學任務尚未可知。但從已經投用的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工作動態來看,該研究院已經開展了研究生培養工作。
據悉,該院2022年開展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產教融合(鄭州)項目,共招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45人。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3年,學生在哈爾濱(約0.75年)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分后,赴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鄭州)(約2.25年)進行實習、實踐并完成畢業答辯。
這意味著河南學子在家門口讀985的夢想,已成現實!
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多方支持
4所985高校明確在鄭布局,為河南打造高等教育高峰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但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在豫布局,并不是一夕之功。為了引進高水平大學,河南已經努力了多年。
早在2017年,國家發改委出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導意見,就已經提出了支持鄭州“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和國家級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建設全國重要科教中心”。教育部也曾表示支持河南省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2020年初,河南省教育廳召開全省工作會議時曾指出:河南省將通過新設高等院校、興辦產業學院及引進國內外名校來豫辦學等多種方式,持續擴大高等教育規模。
隨后《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要整合相關學科資源,創新高校體制機制,吸引行業創新龍頭企業和高端研究院所共同組建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大學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學。
而今日中原科技城“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的建設,正是響應了相關政策的落地舉措。
除了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支持本省高校的發展也是河南補齊高等教育發展短板的重要途徑。在優化存量,打造本省高等教育高峰方面,河南同樣動作連連。
做優存量 打造高等教育高峰
在資金支持方面,河南明確要投入50億元支持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投入25億元支持河南大學一流學科大學建設。
除此之外,河南遴選了河南理工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工業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7所高校11個學科開展一流學科創建工作。投入55億元全力打造“雙一流”后備軍,力爭2-3所高校、若干學科進入國家第三輪“雙一流”建設行列。
在人才引進方面,2022年上半年,河南引進“兩院”院士、國家杰青等高層次人才62人,海內外博士1500余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李蓬、張鎖江兩位中科院院士分別擔任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兩所“雙一流”校長的消息。
在上述一連串動作的基礎上,對于河南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我們或許還可以有更多的期待、更遠的遐想。
籌建“科學院”大學
根據《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提到的“支持河南省科學院籌建研究型大學,逐步建設成為研究生獨立招生單位”,未來河南或將迎來一所“科學院”大學。
關于科學院辦大學,目前在全國一些省份,已經出現了科研院所與大學合并的先例。例如山西,在樓陽生(時任山西省委書記)帶領的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合署后單位名稱為“山西農業大學”。在山東,2017年山東省科學院與齊魯工業大學合并后,短短幾年間,學校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再看河南,新任省委書記樓陽生到任后,重建重振省科學院也成為了河南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一號工程。
2021年12月,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學院揭牌儀式舉行,標志著這艘河南科研新“航母”正式起航。據了解,河南省科學院重建重振以來,首批20名博士、200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已有序開展。今年河南省科學院將完成72名博士、510名碩士招生工作。如期完成今年招生目標后,省科學院研究生規模將達到800余人,將成為全國省級科學院中與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最多的單位。
高等教育一直是河南發展的一個短板,也是無數河南人心中的“痛點”。但近年來河南大動作接連不斷,高等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隨著一系列具體舉措逐步落地,未來河南高等教育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局面,無疑讓每個河南人民都充滿期待。
主要參考文獻:
[1]宋迎迎. 時話河南|為了河南高等教育,省主要領導“千里北上”赴京[EB/OL]. [2021-11-17]. 大象新聞.
[2] 張勤 王紅.家門口可讀985高校研究生!哈工大卓越工程師學院招生[EB/OL]. [2022-10-13]. 鄭州日報.
[3]田育臣 省科學院今年計劃招72名博士、510名碩士生 [EB/OL]. [2023-03-16]. 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