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校亂收費問題,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在一些人眼里,學校不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而是一個割韭菜的利益場。只要是他們覺得有機會的地方,他們就能想方設法的從中撈錢,以中飽私囊。這些人為什么敢于這樣做呢?這其實是一個很引人深思的問題。
海南省瓊海市海桂學校變相強制1899名學生購買平板電腦,收費380.73萬元;山西省運城市運康中學強制學生辦理電子學生證,收費51.30萬元。這些至少還能看到一個物品,而江蘇省鹽城市24所幼兒園玩的更花,竟然收取家長觀看監控費,盡管涉案金額只有45.34萬元,但是這吃相確實難看。
(資料圖片)
這還只是教育部通報的而幾個典型案例,而這樣的亂收費又什么時候停止過呢?這不,3月24日,江蘇省又爆出一個大瓜,一所民轉公學校竟然在轉為公辦初中之后,還明目張膽地向學生收取培養費6500元,一時間引起輿論大嘩。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是一所民轉公的初中——江蘇省連云港灌云高級中學城西分校。它是在2022年由民辦轉為公辦的義務教育初級中學,連云港教育局要求其須于2022年秋季開學前完成整改。
既然現在學校已經完成了民轉公,它就不再是私立學校,那么它的經費保障自然就有當地財政保障。而初中是義務教育,是不必再收取學費和雜費的。
但是,在這里上學的孩子家長發現,自己交的學雜費沒有看到下降,還見風漲了。除了學費6500元(培養費),還要交各類學雜費,上學期年交了7000多元,這學期交了8500元。
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家長們發現,自己交了錢,連一個發票和收據都沒有。錢也不是進入了學校的賬戶,而是被全部打進了班主任的個人賬戶。
學校在未轉設前的介紹,學校的在校生人數有3800多人,按照這學期收費8500元每生計算,就是3230萬元——這可是一筆巨款啊。學校這個生意做得真的有些大啊。要知道,其他的亂收費還都是有一個名頭,而這里就是直接收費,還沒有得商量。
學校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如果是正常的繳費,不是直接打進學校的賬戶嗎?現在,學校卻突然隱了身,把班主任推到了前臺,它到底在規避什么呢?
聰明的家長自然知道這其中的貓膩。當然,他們也不會慣著這些吸家長血的家伙。于是,幾個家長站了出來,連續的舉報這所學校的收費問題。
而教育局在家長們的一個又一個舉報之下,仿佛才睡醒,他們的回復也很有意思:民轉公后這個學校是存在一些問題,在積極協商處理中。而為什么收費轉入個人賬戶,工作人員則答復不清楚,具體咨詢縣宣傳部。
這個問題和宣傳部有什么關系呢?而宣傳部則表示:這個情況已經向教育局反饋,教育局正在調查處理中。
看看這皮球踢的,那真的一個順溜,不進世界杯都有些憋屈了。
在這件事上,到底是誰的責任呢?是學校亂作為,還是教育局不作為?從這件事本身來說,這個主要責任肯定是在學校。學校的算盤打得精,它以為家長們不知道自己的學校已經轉為公辦學校了,于是,就還打著私立學校的名頭,各種亂收費。
但是,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除了自欺欺人,能哄騙到睡呢?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傻子,只有裝傻的人。也正因此,他們的各種作,終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而在這件事上,教育局的不作為也是很明顯的。你既然知道這所學校在民轉公之后存在著問題,為什么一直不關注,直到家長們舉報了,你們才煞有介事地如此說呢?難道這樣說了,就能規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嗎?
而就收培養費這件事而言,不是每學期的收費都是公示的嗎?這所學校的收費絕對沒有這樣做,而教育局也清楚它們的收費問題。或許有人說,教育局可能真的不知道,那就是教育局的失職,不是嗎?
因此,對于這一事件,不能讓教育局來處理,而是應該紀檢委介入調查,不要放過其中的一個腐敗的家伙才是。
親愛的讀者,對于連云港灌云高級中學的城西分校公然收取學生培養費6500元,而教育局則稱自己不知情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注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