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專欄】
淺談構建學校暖文化
原創作者|陳平(廣東省中山市民眾街道 浪網小學)
(資料圖片)
學校暖文化是指在學校中營造一種溫馨、和諧、尊重、平等、關愛、協作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關懷,建立起師生之間相互尊重、信任和情感聯結的良好關系,從而增強學校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校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的溫暖,讓每個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歸屬感和幸福感。
一、學校暖文化的現狀
目前,許多學校對暖文化重視不夠,暖文化相對薄弱,師生之間活動缺乏溫暖和互動性,缺乏積極向上的氛圍。同時,師生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感,沒有形成親密的聯系。一些學校缺乏專業的心理教師,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幫助;部分學校在實踐中存在著暖文化建設的口號化現象,對學生關愛不足,實際效果不夠顯著,對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的關注不夠全面和深入。
二、學校暖文化的內涵
學校暖文化建設的內涵是以人為本,注重關愛和支持,尊重多元文化,倡導平等交流和互動,強調系統性和長期性,關注個人成長和發展。學校暖文化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關懷體貼。學校應建立關懷機制,傾聽和滿足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展,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
2.互助共享。學校應加強社交活動和團隊合作,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分享經驗,共同進步,形成良好的互助精神。
3.傳承文化。學校應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修養,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和道德品質。
4.創新拓展。學校應不斷創新和拓展文化內涵,探索校園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思路,使學校文化具有豐富多彩的內涵和活力。
二、營造暖文化的意義
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暖文化可以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發展,促使 “五育”的全面發展。
2.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暖文化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和諧,增強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3.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暖文化可以讓學生在溫暖的環境下學習,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暖文化是一個全面的過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共同合作、共同營造暖文化,才能真正營造出一個和諧、關愛的社會氛圍。
三、暖文化的構建方式
1.創建溫馨的校園環境:學校的教育環境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一個整潔、溫馨的教室,一個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的校園,可以讓學生心情愉悅。因此,要營造一個溫馨、和諧、安全、舒適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的溫暖。
2.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學校要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如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志愿者服務等,讓學生參與其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關系更加融洽。同時,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營造一個充滿愛心和溫情的校園氛圍。
3.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學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讓他們懂得尊重、理解和關愛他人,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
4.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聯系:學校還要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聯系,促進共同發展,讓學生在多方面的支持下更好地成長。
5.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校應該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比如,組織學生參加心理健康講座、開設心理咨詢服務、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等,為學生提供溫暖的心理支持。
在構建學校暖文化的過程中,學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用愛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人間值得”,并將這份溫暖和愛心傳承下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才能讓學生茁壯成長,迎接未來的挑戰。
延伸閱讀:
陳平:教師應注重和加強“四修”
陳平:教師寒暑假可以做什么
張宏偉:教學要走出“快餐文化”,創造“愿景式學習”,讓孩子在發現中更加豐滿地成長
用文化里的暖,驅散生活中的寒涼
楊林柯:如何讓“管理”和“自由”和解?比教師“精細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學校文化的建構
楊東平:更新我們的教育文化
陳平原:語文之美和教育之責
周洪宇:一位文化巨人的四個世界
程紅兵:學校文化從宏大走向細節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