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年最新的報考趨勢
有些數據確實是在意料之外外行人可能就看個熱鬧
但對于23和24考研人
(資料圖片)
還是有一些關鍵信息的提示
雙一流院校:報考人數增幅下降↓
雙非院校:報考人數普遍上漲↑
部分一線城市:報考人數下降↓
關于最新報考數據的解讀
今天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雙一流和雙非院校報名人數
兩極分化
● 雙一流高校報名人數呈下降趨勢
很多雙一流院校都是“卷王院校”,競爭激烈程度也是地獄級,即使在報名人數下降后,雙一流院校依然難考,但很明顯的是,考研人的選擇也越來越趨向理性了。
天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報考人數均下降14%以上;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下降5.14%;
南開大學17263人報考,較去年的18154人報名人數,下降了4.9%;
天津師范大學的報考人數減少1839人,下降了11%以上;
杭州師范大學去年報考增幅32.16%的,今年報名人數下降了7%左右。
● 雙非高校報名人數普遍上漲
在今年考研的報名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逆向考研,這直接體現在了報考數據上,比如安徽工業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海南醫學院的報考增幅都在35%以上,桂林醫學院的增幅更是達到了66.3%。
西北政法大學報考人數為15037人,比2022年增長20.8%,其中專業學位占74.2%,學術學位占25.8%(截至網上確認前);
延安大學共有8248人報考,較2022年增長33%;
江西農業大學一志愿報考人數5087人,首次突破5000人大關,比2022年增長39.52%;
云南民族大學報考人數為9486人,比2022年的報考人數增長35.7%。
(部分高校2023考研人數 / 圖源:青塔)
多地區報考增幅在20%以上
個別地區報考人數下降
今年多數省份的報名人數雖然還在增長,但是漲幅已經沒有去年那么夸張。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遼寧、黑龍江等地,報考人數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山東目前仍保持著「考研大省」的絕對地位。
安徽:共有232080名考生報考,再創歷史新高。
陜西:報名人數171900人,比上年增加2.46%。
遼寧:報考人數接近15萬,較去年150033人有小幅下降。
廣西:報名人數突破9萬人,比去年增加1.1萬人,同比增長13.9%
(各省份歷年報名人數 / 圖源網絡)
肯定有同學想問
如果我報985
會不會反而好考一點
沒有那么簡單
①985考試難度大
985院校基本上不缺生源,而且每年都是神仙打架,所以,為了選拔出更加優異的考生,學校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考試難度;
另外,名校的評分標準比較嚴格,也會拉低分數線。
②23考研趨勢:雙非爆熱。
今年熱門高校的報考人數增長停滯,其中就包括四川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985高校,反而有部分雙非院校異軍突起,報考人數達到了歷年以來的最高點。
不是啥壞事,說明23的同學不再盲目追求“名校”,而是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更適合的院校。
③大家選專業更理智了。
現在就業形勢嚴峻,不少同學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會更偏向于就業前景好的專業,比如計算機、教育學、新傳……
那有一些不好就業的,報考人數就會少一點,也會導致分數線下降,比如華科土木大類下的專業。
從目前這個趨勢來看
現在考研的學生越來越追求性價比了
不會盲目沖名校
也不會盲目選專業
更多的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去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