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狀,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榮譽和象征。只要是在讀書的孩子,尤其是小學生,對于這一點還是很重視的。
(資料圖片)
而現在,家長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在新的環境中長大的,在教育孩子上更重視鼓勵和表揚,因此對于獎狀相較于以前的家長更敏感一些。
尤其是孩子本身優秀,卻不能拿到相應的獎狀,他們總是喜歡刨根問底——這是他們的平等意識和參與意識強的表現。
現在,學校對于學生的獎勵多偏重于精神方面,物質的投入相對較少,而發獎狀無疑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是,獎狀怎么發確實一門科學,稍微操作不好,就有可能遭到家長的質疑和回懟——你老師做事不是應該有一個標準嗎?如果連一個標準都沒有,你不是在制造矛盾嗎?
山西的一位家長就因為老師發獎狀而不發給自己的孩子在網絡上吐槽孩子的班主任,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她的女兒讀小學四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這次考試,女兒還拿到了班級第一名,但是卻沒有拿回相應的獎狀。
女兒放學,只拿出了成績單和試卷,沒有獎狀。小家伙嘴里嘟囔著,聲音也啞啞的,仿佛哭過了,一副很委屈的模樣。
看到孩子委屈,家長盡管心痛,還是柔聲地安慰著。獎狀有沒有有什么關系呢?你是第一名,誰還看不到?老師和同學有誰不佩服你?爸爸媽媽為你驕傲。
女兒很懂事,聽到媽媽這么說,也只是回了一句“沒事”,就進房間做作業了。但是,家長的內心卻是不平靜的,因為女兒就是沒有其他的獎狀,成績優秀獎應該有一個吧。
但是,事后,她卻聽說,家委會成員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一張獎狀,而這些孩子的成績不顯山也不露水,平時也沒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這就有些奇怪了,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難道就因為他們的父母幫老師做了一些事,分擔了一些工作嗎?
但是這是家長,也不是學生,難道家長的付出也能影響老師的評獎嗎?這不就是三只眼睛看人嗎?忿忿之下,家長就找到班主任詢問這件事,而班主任的回應卻云淡風輕:現在,講究的是素質教育,評價一名學生是否優秀,不僅要看成績,也要綜合看學生的品質和素質。
這樣的回應,看著是不是在打太極呢?就是素質教育,你也要拿出對方有素質的內容出來吧,就這樣輕飄飄的一句話,如何讓人心服呢?
在氣憤之下,這位家長就把這件事發布到網絡上,而家長們看到這件事也紛紛吐槽獎狀發布的不公正現象。,有家長就發布了一個帖子稱——
我女兒去年以年級第三,班級第一名中考畢業,考進深圳四大名校,性格開朗熱情幫助同學老師,各方面在班級都排前茅,班里的三個團員中的其中一個。可是班里有10個“優秀畢業生獎”卻沒有我孩子的份,其中有6個是家委的孩子。估計是與我沒做家委和平時也從來沒主動找過老師聯絡有關,是我這個家長做的不夠稱職影響了孩子。孩子中考后因為這個事情難過很久,自責了好久,覺得自己是不是哪個地方做的不好。
這位家長和上面的那位家長有著一樣的遭遇,都是因為孩子足夠優秀,而獎狀卻被家委會成員的孩子搶去了。這位家長的心思更深沉些,他自責是自己做的不好。這實際上和家長有多大關系呢?但是,孩子沒有拿到獎狀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啊。
有網友安道:孩子這么優秀,不怕以后沒獎狀拿,這種小獎狀不拿也罷。話雖如此,但對于學生而言,為了一個目標而不停努力,明明自己達到優秀,卻沒有獲得最終認可,內心自然是很難以平復的。
對于這個成績第一的孩子為什么連成績優秀的獎狀都沒有拿到,筆者認為,作為班主任氣度小了一點。你既然設立了這樣的獎項,孩子都已經第一了,就應該辦法給他,因為這是可以用成績評價的獎項啊。而至于其他的文明禮儀獎,三好學生獎等等,你怎樣頒發,恐怕也很難被家長挑出刺來不是?
而獎狀做到家委會成員人手一份,這樣的做法也委實離譜了一些,怎么說也應該有一些避嫌的意識吧!
親愛的讀者,對于孩子考了一個班級第一名卻連成績優秀獎都沒有拿到,而那些成績平平的家委會成員的孩子卻能人手一張獎狀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注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