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17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鐘
從事教師這一職業,注定要和學生打交道。如何與學生相處,關系到教書育人的成效,關系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指數。
教育一直倡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然而,受幾千年傳統“師道尊嚴”教育觀念和市場經濟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并沒有完全接納和踐行新型師生關系,具體表現有:
(相關資料圖)
1、命令與聽從。教師在課堂內外仍以“管理者”“權威”自居。教師安排的任務,學生必須照做;學生犯了錯,劈頭蓋臉的教訓;課堂上按照老師的要求亦步亦趨等等。這種師生關系,與“民主平等”背道而弛,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全盤接受??梢韵胂?,學生在教師的壓制下,人性無法得到釋放,將來只能成為言聽計從,沒有主見的人。
2、處罰與承受。教師無視《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將“家長式”作風帶進校園。學生因頑皮搗蛋,或是作業沒完成,教師管不住自己,隨手就是一巴掌。更有變態的老師,想著方兒的折磨學生。對此,學生也只能默默承受。不少學生身心受到傷害,長大后心中仍然記恨老師。
3、灌輸與收納。教師沒有把“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化作自己的行動,仍然采取“灌輸式”教學法。課堂上一言堂,總聽到他喋喋不休的講授。沒有提問,沒有思考,沒有回答,沒有合作。學生只能張開袋口接受知識。如此教學,除了知識學生別無他獲。
4、盈利與買單。受市場經濟浪潮的影響,教師借手中的那一點點權利,將生財的目光投向了學生。于是,推銷教輔資料、有償補課等行為雨后春筍般萌發。家長為了孩子的分數,只能忍氣吞聲買單。這種現象將教師與學生關系扭曲化。
以上師生關系,影響課程改革的推進,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影響教育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改善師生關系,刻不容緩。當代教師應以“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踐行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民主,即學生是管理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平等,即教師和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地位。要實現師生民主、平等,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落實。
1、相互尊重。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一是因為每位學生都具有平等的人格,二是因為學生是受教育的對象,有了學生才有教師這份職業。教師要承認學生智力上的差異,對待學困生,不歧視不挖苦,多鼓勵不放棄。要認識到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忌辱罵體罰,要耐心教導,從思想上糾正。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放羊”不包辦,優化教學設計,盡量把學習的時空還給學生,課堂上允許有質疑和爭執。教態親切,語言和藹,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換來學生的回敬。學生愛上你的課,學生樂意完成你布置的各項任務,學生在你的開導下有點滴進步,學生見到你打招呼……這就是對教師的尊重。
2、相互信賴。教師信賴自己的學生,他們一定能取得優異成績,一定能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學生信賴自己的老師,相信老師能教會自己知識,教會自己做人。只有相互信賴,才能配合協作,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教師是信賴的主導力量,要信賴學生的主體作用,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班級各項管理事務交給學生,使他們成為班級小主人。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要信賴學生的智慧,發揮民主精神,制訂班規、設計活動等。要相信學生在課堂上是學習的主人,提供機會讓他們主動學習、合作探究。要用精心的教學設計和高超的教學水平贏得學生的信賴,使他們相信你是最優秀的教師。在處理學生之間矛盾時,教師要一碗水端平,一定要調查清楚事實真相,忌不分是非,隨意評判,讓學生相信你是一位公平公正的教師。學生愿意將你當成良師益友,愿意和你親近,向你吐露心事,教師就成功了。
3、相互促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為學生準備材料、創設情境、點撥釋疑。教師要將自己融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成為學生的伙伴,成為平等中的首席。允許學生挑戰自己的權威,允許學生超過自己。過去,人們認為: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要學習先進的育人方法和教學方法,學習信息技術,使自己緊跟時代步伐,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避免落實淘汰。教師和學生應該成為成長的共同體,共同享受成長的快樂。
讓我們端正思想認識,摒棄傳統與浮華,構建和諧新型師生關系。
作者王合建,單位系湖北省谷城縣欣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