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報中,財經(jīng)類的專業(yè)都是最熱門的。從廣大考生的專業(yè)選擇來看、追求財富是社會的普遍心理。誠然,追求財富是人們正當?shù)淖非螅鬃诱f:“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然而孔子也說:“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資料圖)
然而對于財富,也有很多人持以淡泊的態(tài)度,我們古代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陶淵明,寧可清貧,也不愿意逢迎高官。現(xiàn)當代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 2021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澤山院士,將所得1050萬的獎金一次性捐贈給南京理工大學。
對于“如何看待、追求財富”的問題,上述材料給了你怎樣的啟發(fā)?請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審題: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首先借高考志愿填報財經(jīng)類火熱的時事現(xiàn)象,引出關于財富的話題。對此,材料也借孔子兩句看似矛盾的話,展現(xiàn)了人們對于財富的不同看法。第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意思是:如果富貴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zhí)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第二句“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窮困與貧賤,是人人都厭棄的,但是如果用不正當?shù)氖侄蝸頂[脫它,也是不能接受的。兩句話肯定了追求財富的合理性,也提出了追求財富時應恪守的底線,就是要合乎道義。
材料第二段,則重點展現(xiàn)了人們對于財富的淡泊態(tài)度,古代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今有王澤山院士將所得1050萬的獎金一次性捐贈給南京理工大學。
兩則材料都是圍繞“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展開的,寫作時要緊緊圍繞主題,即“如何看待、追求財富”的方式、態(tài)度、價值觀去設置觀點。在論證時,要集中于一點展開論述,如“君子固愛財,取之亦有道”。在論證方式上,可用逐層遞進的方式展開。先肯定追求財富本身沒有錯,再提出當追求財富與道義相悖時,要懂得取舍,不要違背道義與良心。最后明確做法:看待、追求財富要心有家國,追求財富不忘責任擔當。可使用新時代下的人物事例作為論據(jù),如鴻星爾克集團在洪水災害時仗義疏財、新東方集團響應“雙減”號召關閉培訓機構后捐贈桌椅等。
立意提示:
1.追求財富與追求道德可以統(tǒng)一。
2.以義取財,追求財富,不要違背道義。
3.以財富回報國家。
4.富而有德,富而有愛,富而有責。
【佳作賞析】:用財有法,精彩人生
酌古,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揆今,“精致窮”的生活方式,讓當下很多年輕人賺多少花多少,甚至不惜通過信用卡、網(wǎng)貸,進行高消費,維持表面的光鮮。古今相形,現(xiàn)在年輕人的財富觀堪憂。
傳統(tǒng)文化中,財富觀多以義利之辨反映出來,從“重義輕利”“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到不可“懷利以事”,亦不可“懷利以相接”,以孔子之言蔽之,“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然而,當我們的世界被物質包圍,當精致的利己主義成為年輕人的價值觀,這就造成了當代年輕人健康財富觀普遍缺乏的現(xiàn)狀。盲目攀比、崇拜名牌,沖動消費,“月光族”,甚至幻想一夜暴富、瞬間成功……
因此,培養(yǎng)當代青年的健康財富觀,讓他們能夠理性追求財富、合理支配財富、防范個人財務風險至關重要。古語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趨利避害,追求財富,是人之本能,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用財,用之有度,亦需用財有法。
故而,當代年輕人應該掌握三大財富能力。
首先,正確運用財富的能力。用財之法,在民生,在取義,在澤福天下。家財萬貫,富可敵國,若沒有一份社會責任,也終究是歷史中的塵埃渣滓;一貧如洗,兩袖清風,因以錢財惠及他人,澤被社會,也會有口皆碑,閃耀天地。鴻星爾克集團洪水災害時的仗義疏財,還有盧永根院士,宏績集團,他們因在財富金錢面前的義無反顧,給我輩青年以無窮的力量。
其次,理性對待物質欲望。物欲橫流,需當代青年自疏濁淖污穢之中,保持理智與清醒。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莫做空余皮囊而腹內草莽的人,同時不要被世俗的潮流裏挾,真正做到,物質低配,精神富足。且看,袁隆平老人,禾下乘涼夢,讓他遠離物欲,甘守清寒,苦心研究雜交水稻;再看,敦煌女兒樊錦詩恪守大漠數(shù)十載,遠離燈紅酒綠,只為守護敦煌文化。物欲面前清流響,只為人間遍清涼。
再次,有風險和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是中國人的風尚,也是當代青年理智之行。要對錢財有規(guī)劃,有合理的風險意識。正如古諺語,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囊中不羞澀,才能從容自信。故而,無論收入如何,應該盡早制定科學的財富管理規(guī)劃。
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居于陋巷,簞食瓢飲,豆羹疏飲,亦不改其樂也。今天,我們提倡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是讓每一位公民培養(yǎng)正確的財富觀,才能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有社會的公平和進步,才能達到真正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