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高考已經過半,從目前23屆學生的反饋來看,語文學科的難度不大,語文作文材料比較好理解,不容易寫跑題。
和語文學科相比,數學學科的難度較大,但是和2022年相比較的話,還處于難度基準線上,不至于讓考生們答不完題。
但是今年高考歷史學科的難度卻并不小,而且做題量比較大,不少考生表示險些沒有答完試卷,還有考生表示兩個小論文沒寫完就響鈴了。
(資料圖)
隨著教育領域的進步和發展,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在采用新高考模式進行高考。而且大部分的省份采用的都是新高考3+1+2模式進行考試。
所謂的3+1+2模式,就是除了必須要考的語文、數學還有英語學科之外,學生要先在物理和歷史學科里面挑選一門學科,剩下的2門可以任選。簡而言之,就是雖然在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們不再被分為傳統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了。
但是卻依舊被分為歷史類考生和物理類考生,從之后學生們的志愿填報來看,其實是還是依舊分文理的。
一般來說,文科生的本科錄取分數線會比較高,因為文科生的考試難度相比較理科生來說較小。但是在歷史學科考完之后,高考歷史一舉沖上熱搜,不少文科生表示題都沒有答完,哭暈在廁所。
選擇題難度大,需要大量時間思考
從23屆考生們的反饋來看,今年高考歷史的難度真的兒不小,光是選擇題的難度就比較大了,考生們為了選擇題能拿到分數,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思考,這也導致后面題目的答題時間減少了很多。
和平時練習的有所不同,題型似乎創新了
還有考生表示,今年高考歷史的題型和平時做的完全兩個樣子,比如說有的題讓學生們去材料中找答案,還有一道題的答案似乎是一串數字,因為和以往不同,也讓不少考生在寫答案的時候有一些拿不準。
2個小論文題量太大,根本寫不完
最讓今年文科生們崩潰的是,今年文科歷史有兩道小論文題目,雖然整體的難度并不是很大,但是答題量比較大,需要較長的時間書寫。
因為前面選擇題的難度就已經不小了,學生們花在選擇題上的時間也不少,所以導致給后面題型留的時間并不是很多,所以部分考生出現了響鈴了但是依舊沒有答完題目的情況。
從考生們的反饋來看,今年很多地區的歷史試卷難度都不小,尤其是需要寫兩個小論文的地區,做題量也比較大,再加上題型有一些創新,確實是難為學生們了。
高考除了比拼知識儲備和比拼心態,考生們要做到考完一科扔一科
目前高考已經過半了,學生們就現在要思考的是下一科,而不是已經考完的學科,雖然有的學科難度比較大,但是考完就已經是畫上句號了。
而且高考除了要比拼學生們的知識儲備量之外,還要考驗學生們的心態,如果學生的心態不好,那么勢必會影響下一科的考試。
所以希望考生們能做到考完一科扔一科,哪怕難度比較大也沒有關系,你覺得難別人肯定也覺得難,如果大家的成績都不是太理想,或者低分考生比較多的話,那么本科的錄取分數線相對來說也會下降,所以學生們要放平心態,不要過于焦慮。
堅持考完最后幾科,不要在中途對答案
不少考生考完試出了考場之后,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但是這個時候考生們還沒有全部考完,不建議大家馬上對答案,如果考得好了還可以,能夠樹立自信心,對接下來的考試有積極正向的幫助。
但是如果考生對完答案發現自己的成績并不理想,那么考試的心態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考試狀態。
所以學生們干脆等到所有學科都考完了,再到網上對答案,可以先預估一下自己的分數,也可以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要想,放松心態等待成績的下發。
考試結束之后,學生們再思考其他也沒有用了。而且高考看似是全國統一的考試,但是出道第還是省內的競爭,不管網上的考生們成績如何,都不代表考生在本省的位次排名,所以在考試成績沒有出來之前,學生們不要過于焦慮。
今日話題:你覺得今年高考歷史的難度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