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家長而言,都希望孩子上學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健康快樂的長大。不僅要在學校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希望學生能夠度過一個快樂的學習生涯。
而近些年來,校園霸凌事件也有不少,這也讓家長非常擔心,怕學生在學校受欺負,回家又不敢跟家里人說。
畢竟校園霸凌對于學生來講,傷害還是很大的,尤其造成的心理陰影也是無法彌補的,當然這種事情發(fā)生在初高中階段的概率比較高。
為此有些家長在小學或者幼兒園的時候,就會放松警惕,尤其是幼兒園階段,畢竟孩子還小,根本什么都不懂,所以家長也會覺得這種事情不會發(fā)生在幼兒園階段,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很多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早一些接受教育,這樣也會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家長早早就會把學生送進幼兒園,讓學生接受超前教育。
但有些家長也會好奇,為何自己家的孩子最初還很喜歡上幼兒園,但是最后竟然哭鬧著不想去幼兒園。
鄰居家姐姐的女兒就是這種情況,三歲的時候就被姐姐送進了幼兒園,剛開始也是非常喜歡上幼兒園,于是姐姐還很慶幸自己的女兒這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就在姐姐以為可以省下心的時候,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后,女兒就吵鬧著不想去幼兒園,但是從女兒口中也問不出什么。
可是在一次接女兒放學的時候,看見一群小朋友在開心的玩耍,而另一邊的角落里,又有一群小朋友兇巴巴的圍著一個小女孩。
姐姐仔細一看,原來正是自己的女兒。直到老師來了,這幫小朋友才離開,而老師看到這種情況也并沒有多說什么。
為此姐姐也是非常的生氣,于是想去找老師問個清楚,不問不知道,一問真是嚇一跳,老師表示:小孩子之間玩耍難免磕磕撞撞,而作為老師就是盡量調(diào)節(jié)好他們的關(guān)系。
從老師的話語中,姐姐也能聽出話里有話,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身上如果沒有受傷,或者沒被打,那就不算是校園霸凌。
所以說霸凌并不是隨處可見的,有些霸凌是隱形的,而且有時候老師對此也會置之不理,家長也要提前做好了解,早點預防。
還有一種霸凌就是言語上的攻擊,比如言語上的一些嘲諷或者取笑,但是被開玩笑的學生很是不愿意,所以就會被開玩笑的學生排擠,最后孤立,在他們眼里這些只是簡單的玩笑。
為此受傷的學生也是有苦難言,經(jīng)常被指責為開不起玩笑,但正所謂傷害性不大,侮辱性也是極強的。
面對這種隱形的霸凌,老師和家長也要重視起來
對于幼兒園教師的標準來講,并不是很高,每天也沒有繁瑣的課程,同時也不會有升學的壓力,能夠做的就是教學生一些基礎(chǔ)知識,帶領(lǐng)小朋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所以說一般幼兒園教師的門檻也是比較低的,但同時也要知道,幼師也是比較操心的,畢竟學生年齡小好多事情都不懂。
都是需要靠老師和家長的指點,為此面對這種隱形的校園霸凌,老師和家長也要重視起來,不然對學生造成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千萬不要覺得是學生之間開玩笑,或者是小打小鬧,就不當回事。一定要及時制止學生的行為,同時家長也要鍛煉學生的勇氣。
不要太過于膽小,讓學生有勇氣說“不”,并且在遇見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為學生撐腰,這樣學生也會有底氣和勇氣面對這些事情。
再有就是老師也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允許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內(nèi)心。有人要培養(yǎng)好學生的社交能力,讓學生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同時也能讓學生懂的如何正確的跟別人相處,還有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畢竟家長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會在學生身邊,所以即便沒人有大人在,自己也能解決這些問題。
總結(jié):
對于校園霸凌事件,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所以家長也要格外注意學生的一舉一動,一旦有不一樣的地方,那么就要及時詢問清楚。
要知道校園霸凌不分年齡,但是對于學生的傷害還是很大的,所以說老師和家長都要承擔起該負的責任。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隱形的校園霸凌?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