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姐(特邀作者,名校學子媽媽,資深教育觀察者),轉載須聯系本人授權
6月10日高考結束當晚,家住大興的表妹準時赴約,來我家取高考復習試卷。
兒子在西城“四金剛”就讀,復習資料老早就被好幾位媽媽盯上。誰不知道,西城的卷子和海淀一樣金貴,在北京家長心中那就是權威的象征。
【資料圖】
我在打包考卷時發現,兒子高三所有計入排名的大考幾乎用的都是西城卷,只有兩次例外。一次是高三上期中和海淀一起參加了區統考,另一次是高三開學摸底考,和海淀不少名校一起,統一用的精華出的模擬卷,并且精華還組織了統一閱卷。
“你說的是精華?”表妹的音調突然提高了八個分貝。
“你不知道嗎?精華高考這塊一直很牛啊。”這回換成我驚奇了。
“我只是覺得這事太巧了。今天出門前,鄰居還托我打聽精華怎么樣。她正在精華和另一所學校中間猶豫。”表妹追問道,“現在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建議她報考?”
我趕緊向她潑了一盆冷水,并反問道:“這年頭家長都舍得為孩子的教育掏錢,可為啥有的孩子成了‘牛娃’,有的成了‘炮灰’?”
為教育花錢沒錯,多了解升學渠道也沒錯。但千萬不要盲目跟風,不假思索地聽別人的建議或者照搬別人的升學方式。因為這么做不僅可能收效甚微,結果甚至會南轅北轍。
我一直和家長朋友強調,升學之路沒有捷徑。在網絡信息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鋪天蓋地,家長更要練就一雙金睛火眼,要向內自審,要回歸孩子和家庭本身。
具體該怎么做呢?一是可以帶孩子去學校瞧瞧老師,看看雙方彼此合不合眼緣,二是如果選擇民辦校,要看學費是否在家庭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
擇校對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都算是一件大事。跑錯了路,多跑了彎路,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比金錢更寶貴的孩子的時間、學習潛力,以及一去不復返的青春。
01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家長犯懶
當孩子處在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時,家長最不該有的態度都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精英階層的孩子有父母托底,尚且拼命努力。比如黃多多從小就可以跟著黃磊去頂級話劇的后臺,一遍遍觀摩藝術家們的演出;李湘讓王詩齡學花樣滑冰能請來陳露當教練,學鋼琴能和李云迪一起合奏……
中產階層如果自己犯懶、不戰而降,就會增加子女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依我看,中產家庭的孩子最穩妥的路可能還是升學這一條。
升學之路怎么選?大方向有二,國內升學或出國留學。如果選國內升學,大方向還是兩個,公立校或民辦校。
建議家長在擇校時,先確定大方向,再鎖定幾所重點目標校。一要兼具多樣化,即在公立校和民辦校之間看一看、比一比。二要注重深入性,即具體比較各所學校之間的師資力量、課程亮點、師生配比,校園環境等等指標。
02
讓甜蜜的煩惱來得
更多一些吧
理論上來講,越是資源多的地區,家長們的擇校焦慮就越嚴重,也可能患上“選擇綜合癥”。海淀、西城是北京的“教育高地”,教育資源多,擇校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多更復雜,孩子的競爭壓力更大,家長承擔的擇校壓力也更大。
北京南城原來不算教育強區,但是近年來南城的經濟發展和教育布局日益受到關注。拿大興來說,為了提升區域教育發展,近幾年吸引了一批優質學校。繼海淀教師進修學校、一零一中學、海淀區五一小學、海淀區實驗小學等優質公辦校入駐大興后,2021年全新亮相的精華學校為南城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精華首次面向大興區招收新初一學生,也將為學生提供更為多元的選擇機會。
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給南城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家長的選擇越來越多,這無疑是個超級利好的消息。但也有個別家長挑花了眼,甚至將擇校稱之為“甜蜜的煩惱”。
其實,家長完全沒必要那么焦慮。接下來要做的,無非就是確定國內還是國際升學的大方向,以及選擇公立還是民辦校,然后再考察目標校的具體實力。
03
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怎么考察一所學校的實力?
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家長們探校時問的最多的就是師資情況。原因無他,因為師資力量最能代表一所學校的教學實力,甚至是升學水平。
優秀的教師團隊知道“教什么”以及“怎么教”,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發生教育圈中經常被提起的怪現象——小學成績的欺騙性。
“經常有朋友百思不得其解:我家孩子小學成績還挺好的,語數英都是90多分,為什么到了初中,就 跟不上節奏了?”
究其原因,小學階段只要學習態度端正,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取得較高的分數。但上了初中,試題選拔屬性增強,死知識的考查大幅減少,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因素的影響,將近一半的學生,難以再續小學階段的輝煌。
尤其有一類學生最可憐,明明學習非常努力,成績卻不斷下滑。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是不學習,而是不會學習。
作為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還要重視和分析教育政策釋放出的信號,助力孩子及時調整學習戰術和策略。
當然,專業的事情最好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而最專業的人非經驗老道的學校和老師莫屬,比如精華學校在升學考試這塊就頗有建樹。
據我所知,現在的家長除了關注學校的升學成績,對于師資的考察也越來越全面、客觀和理性。表妹家的鄰居,說起目標校的師資頭頭是道。她不僅知道學校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的占比,還打聽到教初一的年輕老師都是從哪些院校畢業的。
在信息時代,除了專業的人,不少學校也利用技術手段為教學賦能。有的學校用信息手段實現了分層走班排課,有的開展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有的則實現了分層作業和智能閱卷,再比如精華上了一套獨創的成績分析系統,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能力薄弱點。
現在北京中高考的命題趨勢特別強調了“新變化”,強調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毫無疑問,選擇一所跟著教育部的政策導向跑位的學校,可以盡可能地保證孩子升學考試跑直線,不跑彎路。
04
青春期的孩子最不可缺少的
就是陪伴
我和表妹從擇校、學業、師資聊起,最后聊到了師長陪伴的重要性。
身邊不少職場媽媽都跟我抱怨過,孩子上了初中后,基本不跟她說話。據我了解,一般這種情況的家庭,夫妻工作通常都較忙,孩子不是在學校吃就是自己點外賣。不陪孩子還想讓孩子主動跟你說話,這怎么可能?
問題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忙得無暇顧及孩子,這也是一道無解的數學題。這個時候,保持暢通的家校溝通對家長尤為關鍵。
一個月至少抽出一點時間和老師溝通一下,一方面可以幫助家長從側面了解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老師全面熟悉孩子。
殊不知,好情緒對成績的正向影響,遠比我們想象中來得大。初中階段孩子正好處于身體變化最大的青春期,如果家長平時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孩子相處,那么在擇校時可以盡量挑選一所班額小的學校。
孩子少、老師多,更便于老師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施行個性化的教育和指導。比如精華每班30人,還配有兩個班主任。這樣的班額和班主任配置,應該可以為忙碌的家長分擔一些教育的責任。
對于擇校來說,一千個家庭有一千種想法。但毫無疑問,每一個有出息的孩子,背后總有父母的正確選擇和老師的奮力托舉。
最后用一句話為擇校作結:跟著教育政策導向規劃孩子的升學之路,不要盲目跟風,要向內自省、實地考察。方向正確,收獲豐厚;科學擇校,才見成績;向前奔跑,方能抵達。
文|牧姐(特邀作者, 資深教育觀察者)
圖 | 《小歡喜》《小別離》劇照
內容來源|大興精華學校
END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學指南
發現價值,分享新知
關注更多教育信息
歡迎大家掃碼加入圈友群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高中學校交流群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