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招生季,被視作“大學重點班”的各高校試驗班、實驗班等特色招生項目備受考生和家長關注。這類創新實驗班帶著“高保研率”“導師制”“末位淘汰”等諸多標簽,也被看作是高素質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它究竟和傳統的大學班級有何不同?優勢在哪?今天我們來關注這些創新實驗班。
(資料圖)
追溯“大學重點班”的開辦歷史可以發現,自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辦少年班以來,從“珠峰計劃”、“卓越計劃”、“拔尖計劃2.0”,教育部一直在通過政策引導各校進行本科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各類“實驗班”“試驗班”“基地班”等創新實驗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大學中的重點班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拔尖創新班)
依托該校入選的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培養,瞄準創新藥物研發,享有藥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的優勢資源,保研率為符合保研資格學生的60%。
國防科技大學(天河拔尖班)
學校“計算機科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2019年首批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依托該基地,從2021年起開辦“計算機科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實驗班”(簡稱“天河拔尖班”)。
電子科技大學(國家“珠峰計劃”拔尖人才實驗班)
依托首批“國家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將在部分省份擇優錄取考生,招生專業名稱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珠峰計劃’拔尖人才實驗班)”。
……
具體到學校層面,各校創新實驗班雖然在名稱上不盡相同,但都可以看作是在不同學科領域內,對高素質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大多數創新實驗班的培養目標也基本一致,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某個專業的尖子班。
注:也有部分高校的創新實驗班定位并非重點班,例如北京大學元培計劃。
據北京大學元培學院院長李猛介紹,元培計劃是為了探索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本科教育模式。據了解,元培學院致力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在建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的同時,發展交叉學科專業。希望學生基于內在興趣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本文關注的是傳統意義上通過擇優選拔生源、享受重點支持的“高校重點班”。
各校的金字招牌
綜合來看,各校創新實驗班在教學模式、培養特色、學制設置等不同于普通專業。高校往往會為創新實驗班配備全校頂級的師資,部分高校的創新實驗班甚至會請院士、校長來親自授課。
在教學模式上多數創新實驗班會采取小班化教學并且設有單獨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綜合試驗班通常采取導師制,會給每一個學生配備優秀的導師,部分高校還會鼓勵學生參加導師科研組的項目。
在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及出國深造等方面,創新實驗班的優勢也很明顯。據北京林業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劉芳介紹,全校近年推薦免試研究生人數約占本科應屆畢業生總數的20%。而該校的兩個創新實驗班,保研率均遠超全校平均水平。其中梁希實驗班保研率約40%,生物科學(拔尖班),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比例更是到達了70%左右。此外,部分高校實驗班的保研率甚至可達到100%。
一系列的超高配置使得創新實驗班成為了各校招生的“金字招牌”,備受考生和家長的青睞,但想躋身并留在各校創新實驗班學習并非易事。
錄取嚴格 實行淘汰制
在選拔機制方面,目前,高校實驗班的選拔形式主要有兩種,均為擇優錄取。一是傳統的高考錄取模式,就是將實驗班作為專業的一種和其他專業一起招生。錄取分數一般比普通班的高,且部分創新實驗班會對某個科目的成績有較高要求。另一種是入學后再選拔的形式。如西南大學的含弘學院,據該校校長張衛國介紹,進入含弘學院的學生,必須具備心智健全、智力超群、體能優異、外語水平高4個條件,錄取比例控制在2%以內。
國內創新實驗班大多并非終身制,而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系統,設有退出機制。退出制度通常包括主動申請退出和制度性強制退出。主動申請退出是指學生進入實驗班后,如不能適應實驗班的培養模式,可提出個人申請轉入普通班。制度性強制退出是指,如果學生在相關考核上未達到實驗班要求或是其他不符合制度要求等,學生就會被要求退出實驗班。
各校對退出實驗班的規定大多是圍繞學期或學年考試成績來制定的,采取末位淘汰制度。但在淘汰比例等方面的細則各有不同,例如《太原理工大學工科試驗班管理辦法(試行)》中提到,每學年加權學分平均成績排名后5%的學生將退出試驗班。《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理科試驗班建設管理辦法》中明確,前兩學期平均學分績點排名后20%且績點低于2.7的學生將自動退出思源班。
此外,太原理工大學工科試驗班還對英語成績做出了相關要求,根據相關規定如實驗班學生第一學年未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或雅思6.0分,托福75分)需退回普通班學習。
從各校高校對實驗班退出機制的規定,可以看出創新實驗班雖然在師資力量、保研率等方面比普通班有優勢,但其學業壓力也較大。據《我國高校創新實驗班研究》一文調查,某高校創新實驗班幾乎每年都會有一些學生因為不適應而退出創新實驗班。下圖為該校創新實驗班退出情況的統計。
綜上,各校創新實驗班招生政策和培養方向上各有不同,如有意愿報考,考生和家長還需多方查詢,綜合考慮。另,本文提到的一些案例僅供參考,最新招生政策以學校發布的招生簡章為準。
主要參考文獻:
[1]各校網站.
[2]北京林業大學:2023年新增“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專業.未來網.2023-06-12.
[3]高校實驗班:象牙塔里的“試驗田”.科技日報.2023-05-17.
[4]崔莉. 我國高校創新實驗班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2.
[5]曹華青,徐臨.高校“實驗班”教學改革探索的經驗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