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資料分析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考點就是增長量的比較,尤其是已知現期值和增長率的條件下,比較增長量的問題。如何快速比較它的大小關系就成為了很多考生的難題,今天中公教育給大家梳理增長量進行比較常用的方法。
比較增長量時,第一,可以通過現期值、增長率之間的大小關系,判斷增長量的大小關系:若現期值大,增長率也大,則可以根據“同大則大”得出來結果;第二,若不能滿足“同大則大”求解,可以進行簡單計算。通常(1+增長率)相差不大,一般在1.5倍以內,可利用現期值之間的倍數關系、增長率之間的倍數關系快速判斷“現期值×增長率”乘積是否在1.5倍以上,若在1.5倍以上,則分子的倍數關系大于分母的倍數關系,可判斷兩個算式的大小。同時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養成好的習慣,即充分利用材料已知統計數據,在材料中勾畫計算,不要盲目抄數據。
【資料圖】
我們通過下面的例題來理解以上知識點的應用:
例1.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最多的消費類別是:
A.教育文化娛樂 B.食品煙酒 C.居住 D.醫療保健
【中公解析】B。由表可知,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消費類別中,只有食品煙酒和居住是同比增長的,排除A、D項。直接觀察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食品煙酒人均消費支出4546元大于居住的3736元,且食品煙酒的增長率5.5%大于居住的增長率3.6%,因此可以根據“同大則大”得出食品煙酒的人均消費支出增長量大于居住的人均消費支出增長量,因此,答案選擇B。
例2.2020年前三季度,按收入來源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
A.工資性收入>轉移凈收入>財產凈收入>經營凈收入
B.轉移凈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凈收入>經營凈收入
C.工資性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經營凈收入
D.轉移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
【中公解析】A。
由表可知,2020年前三季度,按照收入來源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只有經營凈收入同比下降,結合選項,比較其他三項即可。觀察可知,轉移凈收入的現期值2634元和增長率8.9%,分別大于財產凈收入的現期值2090元,增長率7.2%,因此轉移凈收入的增長量大于財產凈收入。排除C項。
分母比較接近,可以暫時不考慮,13486是2643的5倍左右,而8.9%是3.6%的2倍左右,13486×3.6%超過2634×8.9%的1.5倍,因此工資性收入的增長量大于轉移凈收入,排除B,D項,選擇A項。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關于增長量比較的常用方式,大家抓緊時間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