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喉嚨經常發出“吼吼”的像痰一樣的聲音,尤其是仰睡的時候,“吼吼”聲更明顯,但孩子又沒有感冒,也沒有異物卡喉的情況,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是孩子的肺部出現了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種癥狀,很可能是孩子得了喉軟骨軟化癥,表現為吸氣時間斷出現“濕性喘鳴”,也就是“吼吼”像有痰一樣的聲音。
喉軟骨軟化癥又叫喉軟骨發育不良,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喉異常。
由于軟骨軟化,吸氣時下陷,導致該處的通道變窄,繼而發出類似喉嚨有痰的“吼吼”聲。這種癥狀在孩子吸氣、進食、情緒激動、上呼吸道感染和仰臥時加重。
喉軟骨軟化癥常出現在新生兒期,喉鳴癥狀在4~8月齡時表現最為明顯。隨著孩子進一步生長發育,喉鳴癥狀會在12~18月齡內得到緩解。
如何辨別喉軟骨軟化癥?
輕度喉軟骨軟化癥患兒,表現為吸氣時間斷出現“濕性喘鳴”,也就是父母常說的“喉嚨有痰”,其他日常發出的聲音并不會出現嘶啞等異常情況。“濕性喘鳴”在孩子吸氣、進食、情緒激動、上呼吸道感染和仰臥時會更明顯。
中度喉軟骨軟化癥患兒,吸氣時除了出現“濕性喘鳴”,還會出現胸骨、鎖骨、肋間隙這三個部位的明顯凹陷。同時還伴有咳嗽、進食困難等癥狀。
所以當孩子出現喘鳴和咳嗽癥狀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區分,不一定就是因為孩子感冒了。也千萬別亂用化痰藥,因為這個“有痰”樣的聲音并不是真正的有痰。
如何治療喉軟骨軟化癥?
輕度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癥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其喘鳴癥狀多數能在12~18月齡自行緩解,最遲2~3歲得到緩解。
因此,輕度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癥只需要定期門診隨訪就可以。
中度或重度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癥則需要藥物治療,尤其是判定有胃食管反流癥狀的情況。
治療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癥的藥物對嬰幼兒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一定要在有經驗的兒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并定期復查。
對于具有呼吸暫停、發紺、甚至威脅到生命的嚴重患兒,一般情況下都會建議手術治療。
根據患兒的嚴重程度,手術治療的住院和恢復時間會有所差別。一般術后住院1~2周,3個月左右完全康復。
不需要手術治療的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癥患兒基本都能根治,而對于需要手術治療的患兒,需要就癥狀的嚴重程度來看,一般術后癥狀都能緩解,只有少數患兒需要再次手術。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后天特發性喉軟骨軟化癥,無論癥狀程度如何,一般都不能自愈,需要給予藥物或手術治療,幫助康復。
目前喉軟骨軟化癥的病因尚不明確,因此也就沒有有效的預防手段。
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生長發育正常的孩子來說,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癥危害性并不大,輕度能自行緩解,而保守治療的癥狀也會慢慢緩解,且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對于輕度喉軟骨軟化癥的嬰兒,日常細心照顧,避免嗆奶,其余正常喂養即可。
中度或重度患兒,要注意少食多餐。如果判定有胃食管反流癥狀,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增加食物的粘稠性,盡量無牛乳喂養,哺乳媽媽也要適當忌口,避免牛奶、雞蛋等食物。
養育孩子是一項非常精細的工作,父母需要細心照顧,用心觀察,當孩子身體出現異常時,應及時就醫,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