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十月呵護
【資料圖】
每天早上7點按時送上孕產干貨
近期,「王寶釧挖野菜」一梗在某音可謂大火。
這個梗來源于《薛平貴與王寶釧》,本是相府千金的王寶釧下嫁貧困的薛平貴為妻。
后因薛平貴去打仗,王寶釧獨自一人帶著2個孩子,苦守寒窯18年。
過起了食不果腹,靠挖野菜吃食的日子,生活相當艱辛。
因此王寶釧被人笑稱是“戀愛腦祖師奶”,如果犯戀愛癮了就去挖野菜,吃野菜。
在網友看來,王寶釧挖野菜是對戀愛腦的最佳警告!
玩梗無可厚非,菌菌對它不予置評。
今天菌菌想要談談另外一群人,看起來也是因為“戀愛腦”生了一大堆孩子,被群嘲為“苦瓜隊”的農村寶媽們。
被群嘲的農村寶媽
到底錯在哪?
可能很多寶媽不知道“苦瓜隊”是什么意思。
這是網友對抖音視頻中生活在貧困地區,生育四五個孩子,過著貧苦生活的女性群體的統稱。
這個群體的日常吃食是土豆,穿的臟亂不堪,家里也破破爛爛,而且還要做很多農活。
由于結婚早,她們每天的日子就如流水線般單調:做家務、干農活、帶孩子。
而且老公的角色永遠是缺失的,一邊是干不完的農活一邊是沒人帶的孩子。
因為日子過的很苦,許多網友稱她們為“苦瓜女”,組成的隊伍就是“苦瓜大隊”。
抖音用戶“小徐一家的日常生活”就是網友口中典型的“苦瓜女”。
她生育了4個孩子,老公在外打工,每個月只會寄回家500塊錢,妻子生病了和丈夫要錢,丈夫只會抱怨為什么花這么多。
還有97年的抖音用戶“四千金媽媽”。
15歲就生下第一個孩子的她,本打算生完第3胎后,就不再生了。
結果在哺乳期沒來月經的情況下,再次懷孕。
而她的老公卻因為想跟別人生兒子,向她提出離婚。
目前,她只能一邊奶孩子,一邊給工廠干活兒,她的肚子里還懷著第五個孩子。
很多人在看到她們的生活后,紛紛堅定了自己要讀書的想法。
認為她們生活悲慘都是因為不上進,又或是因為不自愛,窮還生這么多孩子。
甚至將她們的事跡當做女性人生的反面教材,貼上“苦瓜隊”的標簽。
但窮是錯嗎?
真正的貧窮就像一座沒有窗口的牢獄,家徒四壁,沒有出路,沒有未來。
這里的女性更像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人,所謂尊嚴和底線在這里都不堪一擊。
這群“苦瓜大隊”,更像是底層女性集體的困境縮影。
雖然也有人質疑是不是擺拍,但無可否認,她們代表了一部分人真實的命運。
生在貧困地區的她們,從出生起點就比別人低。
在別人看來就像吃飯一樣平常的上學接受教育,對她們來說比登天還難。
她們唯一受到的教育,可能就是媽媽的經歷。
參照著媽媽的人生軌跡,她們也得一步步走上這樣的道路。
早早嫁人生孩子,就是她們的宿命。
就像之前單親媽媽欣曚所說:“只要不讀書,就有人來給你說婆家。”
因為沒有受過教育,自然也就不知道正確的性知識,更不知道避孕。
有些甚至錯過了墮胎時期,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懷孕了,最后就只能生下來。
還有些迫于家里要“男娃”的壓力,只能一胎接一胎地生,哪怕已經家徒四壁。
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的她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兩性相處、女性權利是什么,也壓根不會在乎。
因為沒有見證過光明,所以習慣黑暗。
因為習慣了這樣的苦日子,所以她們自己可能并不覺得苦。
有些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些所謂的“苦瓜女”大多都勤勞樸素。
她們照顧孩子,辛苦勞作,甚至身體疼的直不起腰都要堅持洗衣做飯,去地里干活,
盡管生活待她們如此刻薄,但她們依舊努力生活,從不自怨自艾。
再反觀在家庭生活中缺失的老公,他們就算不在外打工,寧愿在家打游戲刷抖音,也不想動動手,幫妻子分擔一些家務。
對于女性每日的辛苦勞作,不僅不體諒還冷漠對待,拿她們當做保姆。
這種不愿意承擔責任的人,才應該是我們鄙視譴責的對象。
掙扎在貧困中的女性
面對的是現實不是勵志劇
如今依托互聯網和短視頻這樣的媒介,我們得以窺見不同人的生活。
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我們經常能看見一些農村女性自曝,如何從底層群眾到年過千萬的勵志故事。
見得多了,就誤以為走出大山很容易。
有人勸她們離婚,有人勸她們反抗,還有人因為她們的“不求上進”而怒其不爭。
但現實不是勵志故事,她們也不是被老天選中的爽文女主。
很多山里的、貧困地區的女性,之所以被生活拷打、被老公欺辱也不反抗。
無不是因為反抗后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生活的抓手已經禁錮住她們。
只有繼續笑對生活,盡力將自家的日子過好,才能在困苦的日子里嘗到一點甜。
比如同樣是丈夫外出打工,一人需要撫養四個子女的群姐。
盡管生活過得艱苦,但是她從來沒有虧待過孩子。
每天學著互聯網上的美食菜單,為孩子們制作各種美食。
別看她手法粗暴,最后的成品卻能讓網友們紛紛想跳進屏幕中與她一起品嘗。
她就像如今還在貧困線掙扎的,千千萬萬個農村寶媽的縮影。
即使生活對我報之以痛,我對生活仍報之以歌。
誰都不希望成為底層的貧困人,但這個世界上就是有貧困的地區、窮苦的人們,就是有女性被生活拷打的遍體鱗傷。
與其勸誡她們“怎么不離婚?怎么不吃肉?”,不如給她們一點善意和鼓勵。
不是每一個女孩都能生活在安穩富足的家庭,不是每一個女孩都有機會讀書接受教育。
我們都明白什么叫做自由、做公平,什么叫做男女平等和女性權力。
因為我們接受了這樣的思想,所以我們是幸運的。
但幸運的經歷,不是用來鄙視他人不幸的資本。
因為我們見識過更多的人,更多樣的生活,所以我們的心才應該更加包容。
貧窮,不是原罪。
對待尚在苦難中掙扎的人,請多一點鼓勵少一點傲慢。
責編:小楊
撰文:十月菌
插畫:十月呵護漫畫組
題圖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