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帶娃出去朋友那里玩,朋友家里剛好有個同齡的孩子,同樣的,家里也擺放了不少繪本。剛好有一本《小兔子學花錢》,兒子很喜歡這繪本,雖然我們在家里也經常看,但還是忍不住看著文字念起來。
(資料圖片)
朋友覺得挺奇怪的,兩個孩子都差不多大,都是幼兒園大班,我家孩子都會“讀書”了,她家的孩子可沒認得幾個字,而且朋友覺得現在就讓孩子“提前學習” ,一來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二來,有些知識點現在就學會了,等到上小學的時候孩子還能認真學嗎?
懶媽媽倒不覺得有什么不妥,我家老大上小學之前也認得很多字,上小學之后也沒發現不愛學習。
更何況,孩子學習要看興趣,有興趣的話就算不教,他也自己會去研究,更不存在任何壓力,沒興趣的話,他連看都不想看,有壓力也壓不到孩子。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孩子從出生那一天起 一直到六歲有11個敏感時期,敏感期會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推動孩子習得具體能力,0~6歲是孩子語言的敏感時期,2.5~6歲 是孩子閱讀的敏感時期,0~5歲是孩子感官的敏感時期。
所以,在孩子0~6歲的敏感時期是完全可以識字的,沒必要去糾結壓力和以后不愛學習的問題。
幼兒園的孩子認字和不認字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是上小學后。
?多識字增加孩子的自信
多識字的孩子在上小學時候會因為識字多而增加自信。
因為已經提前認識了一些字,就相當于減少了老師上課時的難度,孩子學起來沒那么困難,從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部分孩子卻會感覺上了小學之后太難,跟不上,從而打消學習的積極性。
而且,相對于其他學生,“學習好”的孩子無疑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喜歡和肯定,即便是頑皮一點的孩子待遇都不會特別差。
這種情況是循環性的,當孩子學習好了,自信心強了,就更有興趣去學習,學習就更好了,心就更強了,興趣就更濃了……
反之,如果孩子成績就不好,也沒那么受人喜歡,自信心就差,孩子就更不愛學習,成績就越差,受到的氣就越多……
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那么聰明,也不是每個孩子都那么幸運遇到很好的老師。
即便是在校外,幫孩子認識某些字,讀出來某些句子時,來自于父母,親人和朋友的肯定,都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
?識字多的孩子更愛看的書
當孩子認識一部分字的時候,如果看到某些書籍,然后他會發現有些字自己是認得的,孩子會更樂意發揮探究的心態去看這本書。
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認識更多的字, 知識面也更廣,增強孩子的表達能力,對于以后學習和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只認識極少部分的字,別說是孩子,就算是大人也不想去看這本書了。
?增強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需要解決的這個問題指的是孩子的作業問題。
我們也知道,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認識的字不多,不管是平時做作業還是考試,都是老師讀題之后再做。
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有些孩子做得快,做好了一個題要等老師念題目才能做下一題;做得慢的孩子還沒做好一個題,老師又已經繼續練下一個題了,大家都很被動。
如果孩子都認得這些字,那他就可以自己讀題寫作業或者考試,不用家長一直在旁邊看著。
我家老大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考試時生病請假了,回學校之后老師叫他到辦公室補考,當時老師沒空給他讀題,還好上小學之前認了不少字,也就沒有答題的難。事后老師表揚了他幾次,那一個星期孩子都“沾沾自喜”的呢。
怎么讓孩子喜歡上識字?
選對方法
讓孩子識字的方法很多,可以買一些識字卡片或者自己做,每天認幾個。
可以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如果愿意,可以經常性讀同一本繪本,把這些字慢慢的植入到孩子的腦里。
也可以把識字融入生活中,比如說看到街上商店的招牌,超市中商品的名字等。
還可以讓孩子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識字游戲,在玩樂中學習更容易記住,還不會有任何壓力。
選對工具
教孩子識字是需要工具的,不管是卡片還是繪本,一定要根據孩子年齡選擇,先從簡單的開始。
讓孩子覺得有一點點難度,還要有趣味性,以提高孩子的興趣。
而一款稱心如意的工具能讓事情變得事半功倍。
選對場景
孩子興起的時候學習效果是最好的,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敏感時期,這個敏感時期可以出現無數次也是高峰期。
也就是孩子愿意學習的時候。
可能孩子更愿意在超市的物品中學習;
可能孩子更喜歡在沙子上寫寫畫畫;
甚至孩子更喜歡在自己的身體上寫字認字。
不管是哪個場景,只要孩子興趣來了都可以就地學習。
當然,對于這種事情家長不能太著急,也不要太在意結果,并不是耕耘了就一定有收獲,也不是耕耘了就馬上有收獲,不管怎么樣,我們要做的就是先播種多播種,不求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