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深圳
4歲的曉月(化名)反復高燒,
父母多次用75%酒精
(資料圖)
擦拭孩子和濕敷,
導致孩子急性酒精中毒。
曉月因出現了嚴重代謝性酸中毒,
大腦功能受損,
被送入重癥監護室。
兩天后孩子醒了,
一周后被轉入神經內科繼續康復治療。
好在近日復查時,
曉月除了語速稍慢沒有其他問題。
為何發燒時
不建議用酒精擦拭等方式退燒?
這是因為
未揮發的酒精進入孩子皮膚
會引起急性中毒,
嚴重的會出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深圳兒童醫院急診科醫生表示,
孩子發燒時,
捂汗、退燒針、藥物灌腸、捏痧刮痧等
也是不可取的方式。
相關話題也迅速登上了熱搜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
剛剛知道這是不可以的
酒精物理降溫的正確方法
火箭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彭石林介紹,發熱時,除了服用退燒藥物外,還可用濃度為30%的酒精物理降溫。
具體方法是:將紗布或柔軟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濕,擰至半干輕輕擦拭前額、頸部兩側、胸部、腋窩、手腳心等部位。但濃度千萬不可過高,否則會刺激皮膚,吸收表皮大量水分,甚至造成脫水。
千萬要注意的是,兒童、酒精過敏者等人群不宜用該方法降溫。
兒童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嫩,皮下血管豐富,發燒后全身毛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身體對酒精的耐受性低,酒精中的乙醇易被吸收而引起酒精中毒。如果發燒時伴隨有嘔吐、腹瀉,或者持續高熱不退等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孩子發燒如何物理降溫?
一般來說,當孩子體溫超過38攝氏度時,家長可以在遵照醫囑的前提下進行物理降溫,而物理降溫的科學方式包括:
1.少穿衣服、少蓋被子,再讓寶寶多喝些溫水,營造一個溫度比較適宜的室內環 境,讓寶寶自然散熱。
2.用溫水浴或者用溫熱的毛巾幫孩子擦拭身體,加快皮膚散熱。
3.少量適當使用冰敷,在孩子頭部或大血管位置冷敷或者冰敷。
4.給孩子降溫要首選藥物降溫,物理降溫必須在有醫囑的前提下謹慎使用,不適當的物理降溫容易導致孩子血管收縮,對于病情有害無益。而醫院進行物理降溫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在服用藥物后,體溫還是無法有效降低,如果繼續發燒,恐怕導致身體傷害的情況下,才會在監控下進行物理降溫。
如果孩子持續高溫不退
家長還是要及時送醫!
昆明信息港整理編輯
來源 :羊城晚報、西部決策、新聞坊、人民日報、網友評論
編輯:馬雪菲
審核:叢 林
終審: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