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泡菜作為不少人的“下飯優選”,可美味的泡菜如何制作,你知道嗎?泡菜制作中所涉及的知識點,你了解嗎?3月27日,成都七中萬達學校第四屆生命教育周之“酵醒時光,百味鮮香”第三屆泡菜品鑒會正式開始,200余壇泡菜整齊擺放,等待眾人品鑒。
現場,眾多師生將每一個參展的泡菜攤圍了個水泄不通,甚至活動開始不久,有些展臺的泡菜就被“洗劫一空”,眾多品鑒者中,最牛的當屬學校的吃貨二人組,與其他品鑒者不同,兩人端著米飯吃完全場,偶爾還會吐槽一句:“這個有點咸”。
200余壇泡菜隨便吃
上千師生化身小吃貨
正值中午飯點,比起食堂的熱鬧,廣場上的泡菜品鑒會一點都不遜色,以班為單位,分成了十余個展位,每個展位上均放有泡菜,總計200余壇。
這些賣相十足的泡菜,均出自學校高二學生之手,泡胡蘿卜、豇豆、豬耳朵應有盡有,吸引了全校學生和教職工爭相品嘗,甚至有的展位,在活動剛開始不久,就已經被眾人“洗劫一空”。現場,參展的學生還不忘給自家泡菜取個名字,有酷炫的,有文藝的,還有畫風獨特的……如佩琪家的泡菜等。
正當大伙都在忙著品鑒時,展臺中央,陳平香教師與食堂大廚PK制作泡菜的賽事,正在火熱進行,引來不少師生觀戰。“我感覺老師會贏”“我感覺大廚技高一籌”觀戰人群眾說紛紜。
品鑒會上人氣十足,在人群中,兩位端著米飯的同學成為全場焦點,一位是來自初一年級的蔡嘉誠,一位則是來自高二年級的李彩,二位雖不相識,但端著米飯光顧每個站臺的舉動,卻將吃貨本質展示得淋漓盡致,只見二位不停切換攤位,時而眉頭緊鎖,吐出一句:“有點咸”,時而臉色露出笑容轉頭看向展臺同學喊上一句:“再來點”,可愛的模樣,逗樂了不少在場的師生。
知識運用于實踐
讓學生感悟多彩生命
記者了解到,泡菜節是由該校生物組牽頭結合生物課本中所學的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知識點所專門開設的一堂動手課程,據生物組老師劉東介紹,泡菜節實際上是學校生命教育周的一個專項活動,今年正值學校第四屆生命教育周,“通過設置活動,希望學生將知識點有效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加強知識的內化,同時讓孩子們感受生物學習的魅力”。
他表示,這既是全校學生和教職工的一次品鑒會,同時也是對學生成果驗收的一次考驗,因此,每位學生均有一票投票權,同時還設置了專業評審團,即一票抵十票,為自己喜愛的泡菜進行投票,“根據投票情況,勝出者我們還將送出旺旺大禮包”。
談及舉辦泡菜節,成都七中萬達校長劉強告訴記者,學校在生命教育方面通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成的體系,此次所舉行的泡菜節,僅僅是生命周活動的一個環節,“學生可以通過基本的生活技能學習、理解生命的豐富多彩,從而對生命產生幸福和向往”。
他提到,類似的活動,學校還有不少,例如花朝節,其結合24個節氣,以及所有節氣中有關的花或是與花相關的詩歌,讓學生通過體驗式的學習,更好的感悟生活,感受生命的精彩。
成都商報記者 許雯 攝影記者 劉海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