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教育部等四部門日前就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工作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結合“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招錄一批、發展城鄉社區服務業吸納一批、開發就業見習崗位募集一批、創新工作聯動機制帶動一批、加強高校畢業生教育引導儲備一批”重點任務,多渠道吸納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為提高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精準化精細化水平、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穩就業是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點。這其中,高校畢業生是不容忽視的重點就業群體。有鑒于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持續增長的趨勢,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是近年來一個鮮明的政策導向。早在2020年,中央組織部等七部門就曾印發通知,要求各地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將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納入當地就業、人才和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體安排,發揮各方職能優勢,充分調動市場力量,多措并舉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
考慮到近年的就業形勢,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難免會讓人理解為相關的政策出臺是就業壓力所致。這恐怕有點簡單化。綜合2020年的七部門通知和此次的四部門通知來看,相關政策意見實際上還有更長遠的考量,即在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空間的同時,助推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精準化精細化水平,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實人才。無論是落實“十四五”規劃,健全城鄉社區服務體系,還是著力補齊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等暴露出的社區工作力量短板,高校畢業生無疑在知識化、專業化方面具有很多優勢,有著施展作為的巨大空間。
政策層面,四部門通知明確對招用高校畢業生并簽訂一定期限勞動合作的中小微企業、設立就業見習崗位并吸納就業的城鄉社區組織等,給予一定的稅費優惠、見習補貼、創業補貼等。著眼于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這一長遠目標,上述政策性“引導和鼓勵”充其量只是做好系列配套性政策的一部分。
比如,站在高校畢業生的角度,選擇到城鄉社區就業,一個需要重點突破的就是擇業觀念的轉變,相應地,對城鄉社區組織乃至地方政府來說,則意味著引才觀念的轉變。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強化了引進人才、儲備人才的力度,初衷本來是好的。然而,落實到操作層面,動輒變成了引進名校碩博的“搶人大戰”。出于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的考慮,地方政府和基層組織引才不能只盯著名校光環,關鍵是選擇那些真心實意到基層磨煉成長、扎根基層的人才。就此而論,需要善于從成千上萬到城鄉社區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中發現人才、培養他們成才。
一些高校畢業生對到城鄉社區就業有顧慮,說到底就是相關保障和成長空間的問題。這尤其需要地方政府部門實實在在地關心城鄉社區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的成長發展。2020年,中央組織部等七部門就曾明確提出,各地要將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當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圍,對符合條件的提供住房、醫療、落戶等支持;加大從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中招錄(聘)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特別是街道(鄉鎮)干部力度等。切實讓廣大畢業生感覺到扎根城鄉社區能夠發揮才干、建功立業,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轉變觀念、到基層就業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