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正式啟動“氣候變化協同”系列行動,旨在通過動員青年行動,提升全球公眾對氣候變化和碳中和目標的認知,從氣候變化與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同的角度跨界合作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巴黎政治大學、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3所盟校同時舉行,面向全球直播,近27萬人次在線觀看,共同見證這一里程碑時刻。
在清華大學會場,清華大學校長、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理事會主席王希勤致辭。他表示,目前氣候變化已對自然生態系統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這些影響還在向社會和經濟等領域蔓延。王希勤從空間、時間和生命三個維度分析了協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空間維度上,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的威脅不分國界,這要求大家摒棄分歧,團結一致;時間維度上,氣候變化不僅關系我們的生活,也關系到我們的子孫后代;生命維度上,氣候變化與人類和其他物種的福祉密切相關。為了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復雜挑戰,他強調,“氣候變化協同”行動應打破學科邊界,各方要深刻認識氣候變化與每一個社會經濟部門之間的協同作用,制定有效、創新的解決方案。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首席青年官何超欣介紹了“氣候變化協同”領導力培訓試點(“Climate x”Pilot)項目。該項目圍繞聯盟本年度重點關注領域,邀請盟校知名專家學者授課,從跨學科視角探討氣候變化同“安全與可持續的能源”“金融”“自然、生物多樣性與食品”以及“適應性和韌性”等主題的協同作用,并輔以一系列跨文化的團隊實踐,從而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提高領導力。項目采取雙導師制,由一位來自發達國家和一位發展中國家的導師圍繞同一主題共同授課,保證提供平衡公正的視角。
項目共收到來自15所聯盟成員高校的500余位學生申請。經過對申請者的學術專長和課外活動進行遴選,最終150余名學生成功入選,成為首批“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全球青年大使”(GAUC Global Youth Ambassador)。來自巴黎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印度理工學院的五位青年大使組織了微型圓桌討論,表達了各自對零碳未來的暢想。(記者 董魯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