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立秋,但嶺南高溫仍在。廣東省名中醫、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黃東暉提醒,初秋時天氣尚熱,體內感受的暑濕尚未散去,秋天的燥氣又襲來,此時要提防形成內濕外燥。因此要注意健脾潤肺,養生保健記住:少辛多酸慎進補,早睡早起要養“收”。
內濕外燥注意養肺健脾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如何養“收”?作為呼吸內科專家,黃東暉提醒,立秋過后,天氣尚熱,雨水減少。秋季氣燥易傷肺,因此要加強調養肺。在潤燥、養陰、潤肺的同時,也要祛暑清熱、健脾祛濕,提高機體抵抗力。
(資料圖)
立秋之后,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在祛暑清熱的基礎上,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例如可適當多食芝麻、粳米、蜂蜜、枇杷等柔潤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少吃油膩厚味之物。秋天宜收不宜散,可多吃些酸味果蔬收斂肺氣、以助養肝,少吃辛味防止肺氣太盛。
“除了潤肺,也不能忽視調理脾胃。”黃東暉提醒,“實際上,立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比較高,空氣濕度也較大。再經過苦夏的煎熬,有些人本就脾胃虛弱,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清熱、利濕、健脾,使體內的濕熱之邪盡量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穴位按摩還可潤肺潤燥
穴位按摩也可潤肺潤燥,緩解腸胃不適。黃東暉表示,秋天氣燥,容易傷肺,這段時間可以經常按摩肺俞穴、魚際穴和中脘穴。
肺俞穴可以潤肺潤燥、止咳平喘,還可預防和緩解秋燥入侵人體。對于鼻炎患者,時常按摩肺俞穴也有所幫助。同時,中醫認為,魚際穴可化肺經水濕,散發脾土之熱。所以在干燥的秋季,經常按摩魚際穴可以幫助緩解一些呼吸系統相關疾病,例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
此外,一到秋季,很多人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腸胃問題,可以經常按摩中脘穴來緩解。例如出現消化不良,或有積食、脹氣時,按摩中脘穴可以幫助促進消化。注意,按摩中脘穴位時,可用手掌順時針方向按摩“摩腹”,每次按摩5分鐘左右即可。
立秋養生湯水
鮮茅根霸王花煲豬肺湯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除痰。
材料:鮮茅根80克、霸王花50克、南杏20克、北杏15克、豬肺1個、生姜3片。
做法:豬肺與生姜放進瓦煲,加入清水,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5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油。
白果蓮子山藥湯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
材料:山藥200克、白果10顆、紅棗15顆、枸杞子20顆、干蓮子10顆、冰糖10-15克。
做法:先將白果、蓮子、紅棗武火煮開后,轉文火煲20分鐘,再加入山藥繼續煲20分鐘左右,最后加入枸杞子。(王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