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創客室,學生在設計心儀的小游戲;在舞蹈教室,學生在認真練習新學的舞蹈動作;在勞動實踐基地,學生采摘著豐碩的果實……這是記者近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實驗學校下午5點左右課后服務時段看到的情景。
坊子區近年來大力改善教育民生,辦好教育惠民實事,將“持續擴增優質教育資源,優化教育惠民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和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今年以來,坊子區教體局改擴建5處中小學、36所幼兒園,持續擴增優質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依托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人工智能教育實踐基地,深入構建起區域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該區39所中小學圍繞開展“有高度、有溫度、有精度、有力度”的課后服務,“一校一方案”開發活動育人課程,累計開設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等多領域共637門課后服務課程,由學生自由選擇“心動”課程,發揮特長,挖掘潛力,啟智潤心。
在打造“五育”空間的同時,坊子區還積極讓教師安心舒心工作。2022年,坊子區邁出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關鍵一步,通過辦學資源優化整合,3000余名農村孩子進入城區學校,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326名農村一線教師享受到“政策紅利”,也隨之進城工作。
“讓農村教師有奔頭,城區教師有目標,青年教師有方向,是我們惠師工作宗旨?!狈蛔訁^教體局局長李漢軍說。近年來,該區在持續運行教師定制公交的同時,完成了10余處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將農村小學教師安排到街道中心小學居住,解決了200余名異地教師居住難題。
“人民幸福是教育最暖的底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一貫的追求。我們將持續用心、用情、用力,關注民生、民情、民意,拓寬幸福育人空間,讓師生家長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加豐盈充實?!崩顫h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