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是您讓關愛的陽光照亮我們的心靈,3年陪伴,師恩似海……”近日,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第四中學小學部班主任教師趙麗收到了一封感謝信。 寫信的是學生小皓的母親,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媽媽”,她沒有上過學,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而自己又無法輔導時內心很崩潰。趙麗知道后安慰她不用煩心,孩子在校老師會隨時給他輔導,在家里學習上有困難時她可以隨叫隨到。3年來,趙麗經常到小皓家送教。孩子的學習問題解決了,媽媽臉上的笑容多了。 就這樣,趙麗陪伴著小皓母子已走過3年時光。回顧3年來趙麗為小皓做的點點滴滴,小皓媽媽感動萬分,于是她請別人寫下了這封感謝信。 趙麗關愛身體殘疾家長的故事是襄州區廣大教師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持續開展送教到家、關愛上門、暖在心門活動的一個縮影。該區各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為特殊學生鋪平成長道路,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為全方位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的健康成長,襄州區教育系統提出“三要”:幫扶特殊群體學生要有結對制度。在特殊群體學生中確立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結對教師。幫扶結對教師要經常與特殊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特殊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他們的情況,幫助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讓特殊群體學生健康成長。 幫扶特殊群體學生要有談心制度。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特殊群體學生、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會議。班主任每月與特殊群體學生最少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困難學生、特殊群體學生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幫扶特殊群體學生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殘疾兒童等特殊群體學生,要定期開展心理輔導、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特殊群體學生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襄州區要求,對特殊群體學生要做到學習上優先輔導:班主任、教師要從學習方面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成果。每個特殊群體學生由科任教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生為其學習幫手,班主任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特殊群體學生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雪中送炭三春暖,愛心助力顯擔當。襄州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教育系統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聚焦教育系統中的殘疾學生、殘疾家長,全區廣大教師持續開展送教到家、關愛上門活動,堅持用心去傾聽,用愛心去撫慰,用關愛去感動,用行動去互動。